四月中旬,洛阳城,皇宫......
前方急报!
金色的龙袍晃动,慌忙起身:“快宣!”
一旁头戴黑高帽,方形脸的中年男人忙下去拿起斥候手中信件......。
“邯郸一战,歼敌万余人,降敌两万,此战右司马李子木奇谋突出,勇冠三军,另外副将宗元......。”
张让公鸭嗓站在高台上,宣读着前线讯息......
......
而另一边,李枫与宇文成都几人一路连战连捷,不久后便打到了广平城下!
“富贵,你可探清城中虚实,李世民是否就在城中?”
“禀主公,那李世民李元霸兄弟二人就在城中!”
自邯郸到广平,李子木经历大大小小近十多场战斗,手上兵马不减反增,手下士卒的实力更是突飞猛进。
如今已有数千骑兵,近两千步卒。
这些兵马有的是汉军,有的则是降将;汉军则是因为跟李枫宇文成都四人打仗存活率高;黄巾军则是因为李枫仁义。
宇文成都浓眉紧皱,一双擒龙眼死死盯广平南门:“小木,李世民就在城中,哥哥定会帮你报仇!”
即使过去了很多天,他仍然未曾忘记李子木受伤之事。
“大哥,切记别跟李元霸单独对决,我在他的手中最多只能撑得住二十回合!”
宇文成都眼中闪烁光芒,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虽然偶尔不着调,但是从不说空话:“好,大哥听你的......”。
夜,李子木在帐外行步生风,营中烛火通明,一群士兵在唱着洛阳城的小调......
低下头看了看腰间的平安锦囊思绪万千,离京已有数月,写封信给师姐和师父报个平安吧...
踏步回到帐中坐于案前,磨墨提笔——
“师姐,想子木没有,今日师弟已攻至广平城外,遥望广宗,但后不见洛阳。”
“不知师姐在京中是否一切安好,又是深夜,心中苦思师姐,夜以难寐,故此起身手写此信,以寄相思~”
“望师姐在京城照顾好自己,莫要让子木担心。”
“信中有一玉簪,乃师弟攻下蛾贼所占的县城,救得城中一当铺老板获赠之,希望师姐能够喜欢。”
李枫把玉簪放到信封中,放进一个盒子里,开始写另一封信。
“师父,见字如面,弟子过五关斩六将,已攻至广平城下,黄巾军势虽大然一败再败,已难成大器,师父莫要担心弟子,愿您与文姬师姐在京中一切安好,勿念。”
“盒中有一杆紫玉毛笔,望师父喜欢。”
李枫把信封装进盒子中,又差人拿了些干草,用两块略厚的布包上毛笔,放进盒子中。
坐在案前思考了一会,心道还是再写一封吧!
“小伊儿,少爷又腰酸背痛了,又生病了~”
“记得照顾好你家小姐,不用担心本少爷,把你的小手小脚养好,等我哦!”
“别告诉琰儿,不然回京以后少爷就不理你了......”
“对了,记得要像之前一样听我的话,不然哼哼......”
“盒中有几十两黄金,多买几双好看的靴子,记得要听话!”
看着自己的写封信,暗道有点变态!
叫来亲卫秘密分开护送......
做完这一切的李枫躺床上思考着。
“又要面对李狗,难呀......”
......
五天前李世民回到广平,告知师叔人公将军张梁自己兵败邯郸,身着道服的中年男性并未怪他......
广平城,前县令府,一行人跪坐在正厅中......
“师侄,无碍,莫要责怪自己,邯郸一战非你之过。”
张梁见李世民还在思考着兵败之事,随即询问道:“如今汉军势如破竹,直取广平,你怎么看!”
“师叔,世明认为,汉军在城外结营,我军不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话落李世民起身,高才阔步的来到主位旁,俯身到淡黄道服男子的耳边!
“师叔,我军可......”
“......”
“此计甚妙,就依师侄!”
张梁脸色一喜右手一拍案前,大呼道!
冀州的夜,静的可怕,可其他州的夜......。
灵帝看着信件,多地郡守被杀,刺史不知所踪,心中一时凄凉无比。
“让父,如今大汉已岌岌可危,该如何是好。”
张让见灵帝面色阴沉:“陛下莫要担心,此前冀州李子木不是传来大获全胜信息,想来冀州战事很快便可平复。”
“那李子木在冀州大名都已经传到京都,陛下莫要担心,此子定能平定黄巾!”
“让父,朕担心朝廷诸公怕是很快就要闹出幺子。”
“唉......!”
第13章 给师父师姐的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