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欧洲及中东中世纪【三大名王】之一,
      伟大的伊斯兰国家的领袖,重新统一了埃及和叙利亚。
      最著名的战绩是在【哈丁之战】中夺回了圣城耶路撒冷,
      萨拉丁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将领,还是一位文化和宗教领袖,注重文学、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促进中东地区的学术大繁荣,
      萨拉丁为人仁慈慷慨,清廉刚正,广受赞誉。
      因在抗击十字军东征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和领袖风范同时闻名于基督徒和穆斯林世界。连欧洲人亦誉之为具有【骑士风度的君主】。
      特性:【仁慈之王】,
      特性背景:萨拉丁攻陷圣城耶路撒冷,得益于他的怀柔政策,入城后几乎秋毫无犯,并未杀戮敌方信徒,至今仍是时代佳话。
      特性效果:劝降对手成功率提高30%;对战【基督国家】,【儒家文化国家】时,如对方将领血统不为该国最大族裔,被萨拉丁劝降成功率上升至70%。”
      萨拉丁的英姿让所有中东,西亚,北非民众都为之疯狂:
      “萨拉丁万岁!”
      “四维破90,不愧是伊斯兰【名王】。”
      “仁慈的萨拉丁!唐朝如果也由他统治会更好!”
      “高仙芝和哥舒翰一个来自高句丽,一个来自粟特,怪不得被劝降了。”
      “唐朝的汉人将领这么拉跨吗?唐玄宗怎么这么爱用国际纵队。”
      20万潼关守军投降后,这支联军不可谓不兵强马壮,士气一时无俩。
      接下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进入关中,碾平长安城。
      随后安史叛军与外国联军经过激烈争吵后,终于在萨拉丁的斡旋下艰难商定兵分两路,
      一路由安禄山带领20万人,以最快的速度猛扑长安,
      另一路由萨拉丁及其余【犹大国】、【阿拉伯国】大军,扫荡和阻击长安外围还忠于唐朝的部队。
      只是萨拉丁接下来做梦也想不到,他大军扫荡的第一座小城,就像钉子一般刺得他血流不止。
      ……
      眼见潼关这头庞然大物,李白发出叹息:
      “敌军人数远超想象,怕不是得合全大唐之兵,方能一战。”
      姜子凡并不意外,这变故应该是之前隐藏任务都完成得太顺,觐见唐玄宗时又选了第二选项的连锁反应,
      系统哪能好心让华国轻易获胜。
      姜子凡需要搬来更多的人手。
      张巡自告奋勇道:
      “天选者,潼关和长安之间几乎一马平川,敌军必定很快就要直捣长安而去,
      两地之间还有一座华阴小城,勉强算一处防守要冲,
      我愿领20000人扼守华阴,尽可能拦住对方,待到天选者带回援军。”
      军旅经验最丰富的李嗣业表示怀疑:
      “华阴一座小城,又无险要地形,用20000人想拦对方几十万大军,无疑太螳臂挡车了。”
      李存孝倒是无所畏惧,百无聊赖地舞着浑铁槊说道:
      “我李存孝倒是挺佩服张巡大人的孤胆气概,
      我与十八骑愿同他共守华阴城。”
      “也好,张大人,李太保小心,我们会用最快速度搬救兵来的,
      而且,
      是一支能彻底终结叛军,中兴大唐的救兵。”
      听到姜子凡的话,李白猛然想起一人:
      “天选者,我想起早年在太原游历之时,见到一个军汉被人押着游街示众,
      我见他相貌堂堂,便出钱救了他,
      那日我们二人成为刎颈之交,后来再听说时,他已经是一方大员——左卫将军,朔方军节度兵马使了,
      你的救兵,是说他吗?。”

第139章 连锁反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