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子凡与李白的脑海中,一个高大的身影渐趋清晰。
      可能只有那个人,才是这个时代的最终答案吧。
      姜子凡拿出一壶酒,朝李白露出“不怀好意”的表情:
      ”诗仙,整点?
      得用用你的第二特性,去和你的老朋友见一面了,这样比较节省时间……”
      ……
      “燕王陛下,唐皇刚差人送来杨国忠的首级,希望陛下罢兵返回。”
      刚刚自封燕王的安禄山见到“杨国忠”,一脚把它踢出百米之外:
      “呵,李隆基还真是天真,以为我安禄山没了借口,就不会攻打长安了?
      当了你老人家这么久的干儿子,可是要连本带利讨回来的!”
      姜子凡分兵之际,安禄山和史思明带领20万叛军,直扑长安。
      所过之处,生灵涂炭,尽成白地,数不清的秦地百姓根本连逃亡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叛军报复性地搜刮和残杀。
      孰兴孰亡,苦者皆百姓。
      大唐将倾。
      终于,熟悉的宫殿穹顶遥遥在望,安禄山兵锋直抵长安城外,只不过这一次,他是来埋葬它的。
      附近一座古刹香火袅袅,不知祭拜何方神佛。
      “此地叫什么名字?”
      手下回答:“这里叫【香积寺】。”
      安禄山隐隐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这寺庙名字不好听,给我一把火点了,扎营过夜!”
      ……
      大明宫,含元殿。
      唐玄宗在朝中着急跳脚,
      “朕的勤王军呢?这么多的藩镇节度使,平时讨要赏赐一个比一个跳得高,需要你们为国效力的时候,全没影了?”
      有大臣哭喊:“圣上,听闻叛军势大,朝中无将,长安城连禁军将领都人心惶惶,私逃了不少了。”
      另有人回道:
      “圣上,原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本守孝在家,
      听闻叛军将至,在城南香积寺竖了一杆【唐】字大旗,募集逃散军士勤王。”
      李隆基叹道:
      “是郭将军啊,忠心可嘉。可朕记得他已经年近60了,恐怕……”
      ……
      香积寺外,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领着先锋军执行其父的烧寺之令,
      面前有一白发老将拦路,身着素缟孝服,一杆大唐军旗,傲立寺门,威风逼人。
      “哪来的老头军?去一队人马,把首级割来祭旗。”
      不到十分钟。
      “回报将军,兄弟们被那老头一杆大戟,全部挥作两半。”
      “什么?那老头何许人也?!”
      “大唐,郭子仪!!”
      那老将一声怒喝震落满地松针,带领身后归附的唐军冲杀而出。
      姜子凡和李白等人同在寺内现身。
      直播观众们全都一激灵:
      “来了来了,名将【捕捉球】姜子凡来了。”
      “看来刚才那员老将肯定很牛逼没跑了~”
      “60老翁身边没几个兵,再强也有限吧。”
      “再看看,我相信诗仙的酒不是白喝的~”
      李白身后的杜甫由衷赞叹:
      “太白兄,你的这位友人,好生英勇啊!
  &nbs

第140章 挽大唐于将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