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如何给齐国带来转机?[1/2页]

春秋战国的那些政客 高慧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齐景公就这样在一场血腥的政变之后成为了齐国名义上的执掌者。虽然各方势力并不一定都把他放在眼里,但是至少台面上的尊重和敬畏还是保持得很好。朝堂之上,虽然弥漫着诡异的气氛,但是却出现了难得的微妙平衡。齐国并没有因为齐后庄公遇刺身亡而再一次陷入旷日时久的毁灭性内战,当年齐桓公身死之后,五子夺嫡的皇权混战,也没有再次上演。
      并不是狼子野心的大臣都是齐桓公时代才暴起发难,也不是崔杼等人安分守己,更不是晏婴一方智胜管鲍。只不过是因为,晏婴等人在此阶段,与崔杼等人的目标是相同的。一个暂时稳定而安全的齐国,才是双方都认可的角逐舞台。处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双方都酝酿着、计划着、眺望着、等待着另一场比弑君更加暴烈血腥的厮杀暗战。
      景公登位之初,崔杼与齐国内另一方强大势力庆封,凭借着手中的武力,横行霸道。君王年幼,朝有狂徒,齐国政坛一片乌烟瘴气。晏婴等人也似乎不见了踪影,默默地等待着、观望着,任由这种混乱的局面持续着。而当双方发现,自己似乎除了王位上那个傀儡以及对方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对手的时候,一场争斗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因为,无论是崔杼还是庆封,他们都并不想完全推倒齐景公,进而承担一个国家的沉重负担。
      令崔杼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为了权力,争斗愈发激烈,还没等到他与庆封一方势力正式角力,自家继承人已经打得昏天黑地。虽然权力的滋味足以令兄弟反目,但是这其中,庆封积极运作、离间挑拨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仅仅在景公登上王位一年之后,崔杼两子崔成、崔强之间的争斗到了几乎失控的边缘。崔杼无奈,请庆封协助整顿。然而令崔杼没有想到的是,庆封竟然迅速派遣军队,将崔杼二子以及家族宗亲,杀戮殆尽。
      失去了家人的崔杼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不久之后,这位敢于将屠刀伸向一国之君的凶横狂徒,自杀身亡。
      庆封独掌朝纲,晏婴等人依旧不动声色。失去了唯一对手的庆封放浪形骸,骄奢淫逸,甚至开始与下属的妻子私通。至此,庆封沉溺温柔乡里,醉生梦死。随后不久,将一切权柄丢给了其子庆舍。毫不费力就得到了一国权力的庆舍没有学会从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中挣扎而出的父亲一样的狡诈与严谨,却继承了其父骄奢淫逸的享乐作风。公元前546年,庆封出巡,公孙灶与公孙虿协同陈无宇(妫姓田氏)攻杀庆舍,庆封听到消息,匆匆赶回,已无力回天。权倾朝野的一代齐相,流亡吴国。
      至此,齐国政坛逐渐开始回归正轨,骄奢淫逸、横行霸道的凶狠狂徒接二连三地烟消云散。齐景公在各方忠臣的协助之下,终于开始逐步接手政务,饱受内乱困扰的齐国,渐渐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然而,忠良之后并不见得一定是忠臣。前539年与前534年,公孙灶与公孙虿相继去世。公孙灶的儿子栾施与公孙虿的儿子高强共同执政,朝廷再次出现了臣强主弱的危险局面。前532年,陈无宇乘栾施、高强醉酒之时,联合鲍牵,率部讨伐,栾施、高强情急之下,打算挟持齐景公以博取机会,然而事败未遂,栾氏、高氏逃亡,田邑被田氏、鲍氏瓜分。此时,一直冷眼旁观的晏婴忽然出面,规劝陈无宇将缴获的财产、田邑上缴景公。自此,齐国皇族吕氏公族势力稍有增强,齐景公的亲政掌权也有了物质保障。
      长达16年的内乱,虽然国内各方心怀不轨的势力被消灭平定,但也让齐国元气大伤。在晏婴等人一步步整肃朝堂的帮助之下,齐景公羽翼渐丰,终于走出了大臣专权的阴霾,亲理朝政。
      并不是齐国的乱臣贼子层出不穷,也不是晏婴等忠良袖手旁观

如何给齐国带来转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