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陈澧的一番话后,常大淳脸色顿时就有些难看,历朝历代以来,皇权以相权为臂膀,相权以皇权为支撑,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本就是他们士人心中颠扑不破的真理,可是到了现如今,赵源却用一个所谓的公局来变其根本,将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竟然变成了真理!
何其荒谬!
常大淳已经无法想象,倘若将来用公局来变天下之根基,岂不是意味着将来会出现商人执政掌权?甚至连匠户和农人都可以堂堂正正站在士子面前指手画脚?
斯文扫地!
常大淳已经听不下去,他冷哼了一声,道:“东墅先生绕了这么一大圈,却摒弃了先贤治世之道,不问人心,只问银钱,未免舍本逐末,失之大道了。”
陈澧却并没有开口反驳,而是望向了一旁的贺长龄:“庵公以为呢?”
原来,陈澧早已经猜到了贺长龄的身份。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贺长龄长长叹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一丝失落。
他虽然还没接到了来自武昌的消息,可是从这一处就能明白,汉王殿下心中的志向绝不仅仅只是推翻清廷那么简单,否则复汉军也不至于停在六省不再继续北进。
汉王殿下,有大图谋!
.......
武昌。
就在宪法草案公布于众之后,很快便引起天下人议论纷纷,而赵源却在这个时候,将六省各府各县官员都召集到了武昌,这些府州县之长汇聚一堂,连带着行政院上下官员,数百人分席列坐,召开一场内部会议。
其实这一场会议的核心内容,正是陈澧在学海堂所讲的关键——想要解决杂派的问题,就需要对中枢和地方进行分税,只有调和了这一部分的关系,才能确保新朝治政的根基。
&nb
第281章 官吏一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