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澧一番话说出来后,常大淳顿时有些不满,他冷哼了一声,道:“此等国政大事,岂是一群酸儒能议论的?实在荒谬。”
贺长龄摇了摇头,对常大淳这番话隐隐有些不满,要知道他虽为湘湖理学大佬,可说到底也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儒生,这话多少有些影射到了。大风小说
“兰陔,何须出此言论?有理没理,总要让人说话才行。呵呵,咱们切不可凭借身份去打压陈兰甫,况且你也知道陈兰甫与汉王殿下的关系,他可是负着大使命呢。”
听到这番话,常大淳这才住口,冷冷道:“且看他到底有些什么本事。”
由于二人一直在低声言语,再加上二人都是湖南口音,一旁学子们倒也没有听清,而正在台上侃侃而谈的陈澧正全神贯注讲解,自然也没注意到这边发生的小插曲。
陈澧针对赋税一论由黄宗羲的方田之法展开,却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推崇,他在研究朴学的过程中,也在发掘赵源的思想,受到了不少启发,尤其是在国税一途上,也产生了更多的个人见解。
“梨州先生所言,欲解此症结,需行二策,一为以所产为所税,二是重行方田之法......可是以我之见,二者不过是书生之论,有失浅薄。”
听到陈澧这句话,常大淳自是愤怒不言,就连脾气还算不错的贺长龄心里也压着几分火,要知道陈澧所说的梨州先生可不是一般人,正是明末四大家之一的黄宗羲。
黄宗羲一生博学多才,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研究。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若是将文脉上沿百年,黄宗羲在学术上的地位可谓非同一般,属于祖师一级的人物,而陈澧尚且还不能算是一派宗师,评价黄宗羲‘浅薄自然显得有些狂妄。
除了贺长龄和常大淳有些愤怒,其他在场的学子们也多少有些惊讶,他们虽然知道陈澧问东塾先生,此言何以见之?”
第280章 天下之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