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5章 二春争风[2/2页]

窃国 一只懒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进有些想不通,他高信一跟你毫无血缘关系,我才是你的亲儿子!被气愤冲昏头脑地高进听不下去了,转身就走,怒气冲冲地回了自己营中。
      帐内还在交谈,气氛十分愉快,今天的高迎风兴致盎然,一直跟高信一说到了亥时,才意兴阑珊让高信一离去。
      ……
      凭什么?回到自己营中的高进大怒,把帐内的案几、桌椅砸得稀烂,身边的心腹随从急忙献上茶水劝慰。结果高进一把将茶水砸在桌上,抡起蒲扇般的巴掌照着自己脸上就是两个耳光,打得嘴里咳血,着魔似的反复怒吼道:“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凭什么啊?”
      “李!信!一!”高进怨毒的从嘴里蹦出几个字,抽出腰刀不住的往地上砍,直到没了力气,一屁股坐在泥地上。耷拉着脑袋,气喘如牛,宛如丢了魂一样。
      郦郡东面二十里处,黄温大营。
      这次两家的联合军事行动虽说谋划已久,但黄温并未亲自到场一线,而是委派了两名心腹率兵七万与高迎风合作。但不知何故,黄温临时起意,亲率十一万精锐于昨日抵挡武定,军城东。
      相比于高迎风,黄温此人的故事非常复杂:读过书,甚至还考中了举人,但朝廷一般不会直接委任举人为官,只能候补。如果进士都上岗了都还缺人的话,才会考虑前期的举人。可惜黄温运气也很不好,不仅连续两次京考举进士被顶替名次,而且候补七年无职,本来是有职位安排给他的,但是上面示意给点银子……
      年少气盛、正直不阿的黄温哪里肯?破口大骂后离去,于是属于他的官位就被别的正在候补的举人买走了,心灰意冷的黄温痛定思痛,知道了有钱才是爷!于是后面就依靠着家财做起了掉脑袋的贩私盐生意。
      更倒霉的是,生意没做几年就翻了车。一家老小被官府抓了个干净,黄温本人及手下庞大的私盐集团被徽州的铁鹰卫士连根拔起,一锅端了,集体被押送京师待审;三司会审后,大理寺认定,黄温以举子身份触犯国法属于知法犯法。贩卖私盐,且数目特别巨大,判其斩首,当年秋后处决。
      这个时候,黄温的运气又好了起来,他曾经在江湖上认识的伙计朋友在京师劫了刑部的法场,众目睽睽下将他救走;此时,已经在鬼门关前、鬼头刀下走了一遭的黄温感慨着劫后余生,为自己庆幸,庆幸之余,心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终于明白,这吃人的世道,有钱也难当爷,有兵有权才是爷!既然举世皆浊,那我黄温就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自己来治国平天下。于是扯旗造反,从此走上了一条只有他明白的救国救民之道。只是,在这条路上,他异常孤独。
      后面,他席卷徽州、云州两州,尝到了大权在握生杀予夺的感觉,他渐渐喜欢上了一声令下万物灰飞烟灭的快感;特别是在宣武,他率军打败了开国九王之一——云氏门阀,屠了云氏近十万族人,当他看到高贵的云氏后人在他面前一个一个被吊死,听到云氏女人被拖去当营妓时的苦苦哀求,黄温这时就觉得,你们也知道害怕?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黄温发出了灵魂的质问,这天下凭什么就是你刘家的,整个天下被你们这些王侯将相分了。老百姓水深火热,在生死线边缘反复挣扎,你们呢,莺歌燕舞,不知东南西北;后来,黄温发下宏愿,杀尽天下狗官恶吏为富不仁,均田免粮,创造一个大同社会。
      话归原题,此时的黄温坐在椅子上,比起高迎风的喜怒无常、嗜杀残暴,他则显得内敛稳重,悲喜不露。
      在他左手边,坐着李小过,是他手下头号重将,出身官军。云庄惨案后,自知无法免责的他率着五千余人东奔西逃,四处流窜,躲避朝廷的追捕,兼并几伙土匪后渐渐的发展到了一万余人。当然,数量如此庞大、不受朝廷控制的叛军武装自然也进入了各地驻军的视线,并引起了注意。
      随后朝廷下诏讨伐,在各路官军联合围剿下,走投无路的李小过投靠了黄温,立下了不少战功,加之出身官军,性格又能言善辩,计谋百出,得到了黄温的重视,位置蹿得飞快;从一介降将变身为黄贼乱军的二号首领,仅仅只是几年时间。

第145章 二春争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