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眼睛。
天啊!
怎么可能?
那一座山峰,距离他们脚下,可是足足有着整整五十里道路啊!
田白自顾自到:“我之所以将将宫室建在山巅,就是要亲眼看着,我脚下的土地,是如何变迁的。”
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田白不知道自己能对这个世界做出了多少改变,但是,却是知道,自己不能沉迷与温暖的宫室之中。
因为奉承和恭维,会让他消磨了所有的斗志,会让他百般不愿的那个时代,再一次的到来。
琅琊山靠近海边,地势又高。
他若是将自己的住所修建在了这里,那么只要站在宫门前面,就可以俯瞰这方大地。
这会提醒着他,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神。
他不能犯错,因为他要带着这个民族,在这个民族最具开创精神的时候,走的更远!
……
田十七亲自赶车,驱赶来了一辆轩车。
这一辆轩车,却是与别的轩车不一样。
它不但上面加了顶棚,更是将轩车车门,放在了最前面。
至于车辕,也是从中间,给放在了战马的两边。
这些改进,都是田白一点一点交代下去的。
这个时代的战车和轩车,车辕都是放在了最中间,然后伸出了两根横栏,用来套马的。
但是,这样的车辆,在急转弯的时候,却是容易倾覆。
是以,田白下令,今后莒地出产的一切车辆,都必须要采用两侧车辕的形式。
甚至,就连田氏、鲍氏那边,田白一样是写信详细的说明了利弊所在。
“公子,车队准备好了。”
田十七来到田白身边,低声道。
“走罢!”
田白伸手搀扶姒小宛登上了马车。
姒小宛留恋的看了一眼热火朝天的工地。
兴许自己再次回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座雄伟的城池了。
田白登上了轩车,与姒小宛相对而坐。
这一辆马车的身后,是一长排足足几十驾的车队。
姒小宛的贴身侍女,都在车上就坐,多余的车辆,却是田白送给杞君的礼物。
“郎君倒是会偷懒。”
轩车的门帘放下之后,姒小宛轻笑起来。
田白仔细的将帘门锁闭在门框上,这才是回答道:
“天气这么冷,我还是偷懒的好。”
此时已经是深冬了,眼见再有二十天的时间,就要迎来了新一年,甚至按照齐国的历法,现在已经是新年了。
田白将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迎娶姒小宛过门。
虽然定下的只是一个平妻,但是田白却也是要亲自上门娶亲的。
再者说了,杞国正在鲁国之畔,这个地方,却是精妙,田白自然是很重视的。
要知道,就在明年,吴国就会摆平了郯国,然后再等到一年之后,就会北上与内耗不断的鲁国签订了城下之盟。
夫差扫平了北上的障碍之后,就会寻找了借口,北上讨伐齐国。
他的莒地,却是首当其冲!
正因为这样,田白才会抓紧一切时间,修建新莒城池的呢!
……
且说那越国。
越王勾践自从新年的时候,被夫差放回了越国之后,却是励精图治。
他制定了严格的规矩,规定自己每顿不能吃超过三样菜。
至于越国,他却是采用了文种的办法,首先就是鼓励越人生育。
只要越人生育了子女,不管是男女,都是有着奖励的,生下了女儿,他就会奖励一条小狗,生育了儿子,则会奖励一只猪仔。
甚至,他还解散了越国的军队,只留下最精锐的三千越军,留守都城。
他搬出了越宫,在都城之外修建了一个小茅屋,然后住了进去。
甚至就连自己的夫人雅鱼,也是和他一样,整天粗茶淡饭,穿着的也是黎民才会穿的麻布衣衫。
甚至,为了麻痹吴王,勾践更是从国内挑选女子,精心训练,然后进贡给夫差。
而越人呢……
越人本是部卒联盟,勾践虽然是越人共主,但是,实际上对于整个松散的越人联盟,却是约束力并不强。
这一次回到越国之后,勾践大肆宣扬他接到了夫差的命令,需要从越国搜刮无尽的宝物,进献给夫差的。
一方面呢,勾践像夫差许诺,为了支持夫差的北伐大业,他这个夫差之奴,必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国内的这一方面,勾践却是对着百越联盟的越人说,夫差让他们上贡超过了产出三分之二的收入。
不单单是粮食,甚至就连海中的珍珠,也是如此的。
如此一来,越人痛恨吴王,却是群情激愤。
要知道之前的时候,勾践被夫差掳走,越人却是反应各异。
勾践部落,乃是百越里面最大的一个部族。
这个部族因为汉化的比较深,是以文明程度很高,生产力先进,于是就成为了越人的共主。
而其他的越人部落呢?
因为打不过,也只得捏着鼻子上贡了。
勾践战败之后,越人失去了约束,自然不会在给勾践所在的部落上贡了。
是以,那些时日,他们可是巴不得勾践不能回来才好呢!
而范蠡、文种等人,因为是客卿,是以就算是勾践重用他们,但是,别的越人部落可不会听他们指挥的啊!
两人给吴国上贡的宝物,买通伯?旱幕ǚ眩?际茄峡崧佣峁醇?柯涠?础
这么一来,两人纵然一心为了越国,但是,在勾践所在的部落里面,却是为将来的悲剧留下了伏笔。
这两人没有一个有了好下场的。
就在勾践破了吴国,夫差自刎而死之后,范蠡就被夫差杀死,沉入了西湖。
而西施,却是一样被放在芦苇席子上,被沉入了湖底。
(至于民间传说中的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实则是范蠡的后人,因为年纪相差很多。)
范蠡当场被杀,而文种,一样是没有落下了好处。
勾践对他说:“你的七术,我只使用了五种,就已经让吴国灭亡了,你的能力太厉害了,所以你还是去死吧!”
文种最后一样是被沉江而死。(究竟是沉江淹死,还是杀死后沉江,已经不可考证。)
反倒是史书上一直以为是被勾践砍杀的伯?海?詈笕词亲隽嗽焦?墓?洌?踔粒?驮诩改旰螅?钩鍪怪性??庖坏悖??潜患锹荚谑肥樯稀
范蠡和文种,并不知道自己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个时候,两人却是对勾践死心塌地的辅佐。
他们制定了规矩,越人每纺织了十匹布,就有七匹是属于吴王的。
每收获了百斤粮食,就有七十斤是吴王的。
甚至,就连在山林河泽里面猎获的鱼获,一样是要给吴王上贡。
如此一来,原本松散的越人联盟,却是紧密的团结起来。
甚至,就连原本对勾践部落敌视的其他部落,也紧密的团结在勾践周围。
更为重要的是,越人自发的裁撤了军队,只留下无关轻重的三千甲士。
这么一来,不但减轻了国家消耗,让勾践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还能支撑,甚至还有结余钱财去鼓励生育。
同时,又使得夫差彻底的忽略了越人的威胁。
正是因为这些政令,再加上伯?旱娜八担?沟梅虿畛沟椎暮鍪恿嗽饺硕运?某鸷蕖
他自认为自己囚禁勾践三年,却不曾杀了他,是给他恩惠,实则却是想不到,在勾践的心中,已经筑下了恨不得生吞活剥他的仇恨。
越国残破,尤其是勾践族群。
为了筹集资金,救下勾践的性命,文种和范蠡两人,已经将勾践部落给搜刮的什么都不剩下了。
文种此时定下的计策,虽然很是精妙,只要长此以往,越国必将雪耻。
但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文种的办法虽然很好,但是,勾践部落却是已经贫穷到了连种植的稻谷种也没有了啊!
越国多河泽,是以,种植稻米。
但是,为了救回勾践,整个部落已经将一切资源,全部拉到了吴国。
勾践愁眉不展的时候,是范蠡给他找到了解决办法。
勾践带着三千士兵,搜刮了几个部落,然后将这些东西给吴王夫差送去。
更是告诉夫差:“大王啊,我们虽然很想给你更多的财宝,但是,因为越人已经没有了稻谷种种植,是以,怕是明年就无法给你送来粮食了呢!”
夫差这时候在干什么?
他正在凑划着北上争霸呢!
于是,在一边被越人喂饱了的伯?旱娜八迪拢?谑欠虿畲笫忠换樱?苯咏?约焊?饫锩娴纳系鹊竟戎郑??焦?髋晒?ァ
而有了粮食之后,勾践当即就让国内开始大规模的种植粮食。
越地本就是水网纵横之地,这个时代的气温又要比后世高了很多。
越地这个地方,就像是后世的东南亚一样,只要是找了一片低洼地方,随手洒了一片稻种,三个月之后,就能收获了的。
甚至,因为气候很是适合,是以,越地一年四季都是可以播种的呢!
于是,勾践对着夫差说:“大王你只管北上去教训那些不停大王指挥的人们,大王需要的粮草,我们越国全部给你包了!”
这时候的夫差还是不相信啊!
纵然有着伯?旱娜八担??牵?虿钍撬??馊丝墒且皇纸?夤??肓苏?灾?械拿腿恕
他自然不会如此轻易的将自己的命脉放在了别人的手中。
是以,对于勾践一年送来了三次粮食,他照单全收,但是,对于勾践的话语,他嗤之以鼻。
吴国这边虽然也是水网纵横,但是,因为气候的原因,是以,一年就只能种植两次水稻了。
但是,哪知道越人送来的粮食,吴国人更本就吃不完。
这么一来,就算是朝中原本还是保持质疑的大臣,也是有点怀疑了。
这勾践不是真的被他们打怕了吧?
这人真的是要投靠了他们?
他们哪里知道,一张最大的网,已经开始朝着吴人笼罩而来。
……
夫差这些时日的目标,只是放在了泗淮的几个小国家,这些国家并不大,每一个都是只有几十两战车罢了。
但是,这些国家虽然小,就算是他派遣一个偏将,也是能够一战而定的。
可是因为泗淮这边水网密集,甚至要比他们越国吴国都更加的密集。
在加上这些小国,都是有着自己的投效国家的。
吴国若是想要直接使用强力手段,怕是会招致了这些国家联合起来,一起反对他们。
于是,夫差只得派遣了军将,分别陈述厉害,让他们自动转投到了吴国的麾下。
吴国这些年来南征北战,先是灭了楚国,然后又灭了越国。
堪称是声威赫赫。
于是,这些小国家自然是不敢反对,于是纷纷转投吴国怀抱。
在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不但是要给周王进贡,甚至要要给周边的大国进贡,这就是霸权的由来。
整个天下,不但是有着能够统领天下诸侯的霸主,在各个角落,更是还有着一些区域霸主的。
这就是所谓的小霸。
泗淮这边的小霸,正是宋国。
但是,现在的宋国,却是也有些麻烦,是以,对于泗淮的统治力可就衰弱了。
至于泗淮这边前一个小霸徐国……
这个国家,早已成为了历史,只剩下国君狼狈逃入了楚地,被楚王风做是一个小小的子爵。
泗淮的被扫平,夫差的目光,看向了新兴的田氏。
田氏刚刚夺下了齐国控制权,这对于夫差来说,自然是应该有着机会的。
田氏夺下了齐国的掌控权,国氏、高氏等怎么可能心服口服。
更何况这两个家族,更是周王亲自分封的齐国上卿。
他们就算是失败了,但是家族的那些残余一样是要做了上卿的。
这些的人呢,他们又怎么会安心的臣服与田氏呢?
夫差在盘算着,是不是能够找个人拉拢一下呢?
别的不说,若是在齐国内部制造了矛盾,那么也能削弱他们的力量啊!】
……
楚国。
叶地地处方城的东北方,这个地方乃是群山环绕,堪称是一个穷苦之地。
之前的时候,叶地还是被中原诸侯赶走了的蛮夷所占据,叶公受命叶地之后,派遣军卒,扫平了周围的蛮夷,于是将叶地纳入了楚国的管辖之中。
楚国乃是南方霸主,更是与晋国争斗几百年的国家。
纵然前些年楚国被吴国灭国,但是底蕴还在。
楚人多浪漫,国人散漫,统治能力不强。
于是楚国出现了另外一种管理办法,那就是类似于周王的分封制。
楚国的贵族后代,被分封与各个地方,这些人在地方掌握着军政大权。
他们只需要在楚王出征的时候,跟随楚王一起参战就好了,至于平时,也只是进贡罢了。
甚至,地方上的一切法律,都是可是自行定制的。
如此一来,叶地虽然刚刚被楚国拿下,但是在雄才大略的叶公的治理下,却是早已繁荣昌盛的很。
甚至,就连在中原刚刚兴起的牛耕,楚国叶地这边就已经开始了。
叶地城邑不甚太多,毕竟叶地乃是山城么。
就在叶城东方三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邑。
这小邑,也就是类似以乡里的作用,只不过楚人使用的是贵族政治,是以,地方上的乡里,都是各个小贵族的封邑。
小邑内有一户人家,名唤林大。
这林大,却不是姓林,而是因为这一户人家,正好是在山林便居住。
这林大有三个儿子,长子最是憨厚,于是继承了家业,二子却是精明,于是就送往了城里做工。
至于老三,因为家业攒起来了,是以,就给他找了一个掌牛的差事。
这掌牛,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
不过好在林大之前的时候,却是跟着城邑主人放牛为生,于是练得了一手好赶牛的技术。
有一天孔子正在与学生们探讨学问。
自从到了这叶地之后,叶公也曾数次招待他们,但是,却始终不曾让儒门一行插手政治。
这倒是让一众指点江山的儒门弟子心生不满。
孔子正是说道了有人喜欢龙,这家中的门上啊,窗户上啊,柱子上啊,都是画满了龙。
于是感动了苍天,派遣了一只龙下来。
但是,那知道这龙下来之后啊,隔着窗户探出了脑袋,那人一看,却是当场吓得昏死过去。
孔子的话语,只让一众弟子哈哈大笑。
他们都是士人,虽然只是落魄的士人,但是,却是明白这个故事的含义的。
那个狗屁贤名远播的叶公,将他们搞来叶地,却是就这样给扔在了这里,这不是叶公好龙这是什么?
自家老师这可是真龙啊!
就这么站在他的面前,也不认识!
你说这人不是浪得虚名是什么?
孔子正讲的口舌生飞,哪知道子路忽然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老师,我们发现了一件事情,我和子张无法说服对方,还请老师出面!”
孔子本来正要发火,但是,听完之后,却是开口道:
“且说说你遇到了什么事?”
子张也挤了进来,他抢先道:
“师傅,就在城外,有着一个叫做王家的城邑,那里呢有人偷了一头牛。”
孔子当即道::“这偷了牛,自然是要治罪的,难道还有什么辩头不成?”
子张整天衣衫不整,最是让孔子不喜,于是,孔子的话语里面就带着几分的不满。
子路却是道:“不是这样的师傅,是那偷牛的是一个叫做林大的人,而举报他的却是他的儿子!”
“啊!”
孔子愣住了。
“这如何使得?”
“这是不孝啊!”
孔子脸色大变。
想他一生,都在推崇周礼,所为的就是恢复周初的井田制。
所为的就是恢复周初的那种宗法时代。
什么叫做宗法时代呢?
也就是说啊,这一切法律,一切规则,都是族长说了算的。
而这个天下最大的族长是谁呢?
当然是周王了!
孔子这是在削弱诸侯的权力,将已经成为了橡皮图章的周王捧起来啊!
而周王起来了,却是要有人来执行这一套办法的。
这人是谁?
自然非他们儒家不可了!
为啥?
正如孔子所说,周礼,他能说出来,而管理周礼的人却是不能,商礼,他能说出来,而宋国却是不能,(宋人是商朝后裔),夏礼他能说出来,而杞国却是不能,至于上太古三皇的礼节,他就不知道了。
这什么意思?
天下之大,没有了他,就找不到执行周礼之人了啊!
实际上这就是所有的诸子百家的最终目的。
只不过他们的侧重不同罢了。
此时,听闻有人竟然举报了自己的父亲,孔子哪里还坐得住。
他正要站起,却是又想起了什么。
“我观那叶公,前些时日与我们相谈,却是仁义的很,这人应该不会支持如此逆子吧?”
这可是败坏了伦理道德之人啊!
叶公安能支持了!
子路摇摇头,他急道:
“老师,我们唤你就是为了这里啊!我们说不服抓人的小吏,是以,特意来请你出马啊!”
“抓人?为什么抓人?”
孔子愣住了。
如此违背周礼的事情,他素来与学生们说,都是不能这么做的,这小吏为什么要抓人?
难道他就不知道什么事孝道,什么是伦理吗?
“老师,那小子去官府,状告他老爹偷了城邑里的牛,于是官府就派遣了小吏,前往捉拿去拉!”
子路急切道。
“是啊,是啊!”
子张也是急忙道:“师傅,我和子路阻拦不住,是以特意前来寻你呢!”
“走走走!”
孔子坐不住了,当场对着一众弟子道:“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等违背周礼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放任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发生呢!”
实际上子路等人早上的时候,并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一起出去的。
子路和子张两个都是暴脾气,又是有武艺的。
于是那小吏抓人的时候,两人当即将那小吏暴揍一顿。
这还得了!
子告父,你们也敢立案,真当儒家是吃素的吗?
小吏哪里受过这等事情啊!
他们是秉公办案,是按照叶公的法律做事的。
若是有了中饱私囊,被贵族们揍一顿也就罢了。
但是,眼前的是谁?
这是一群拿着他们的俸禄,却是不干活,整天还要在叶县街市上骂街的混蛋!
没看到叶公都是将他们从城里给搬迁到了城外了吗?
小吏被打之后,也不示弱,立刻去附近的驻军处搬来了救兵。
第一百七十六章:你想干什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