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帝国方面肯定的答复后,麦金莱开始着手对付西班牙。
由于法兰西国与西班牙国开战,那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返回欧洲作战,加勒比海地区重归平静,米国陆军成功登陆并接管了古巴地区。
当然,麦金莱不知道这支舰队实际上是帝国海军冒充的。
秦牧还通过这次战役,迫使西班牙国摄政克里斯蒂娜花大价钱向帝国购买了一艘立春级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等以求自保。
米国陆军控制古巴没几天,十二月十六日,来自倭国的雇佣兵抵达了古巴。
由于米国海军残存的舰只已经无力再战,这支只有少量巡洋舰护航的登陆部队竟然没有在海上遭到任何像样的袭击就成功从猪湾登陆。
登陆地点附近的古巴起义军完全不是列装了先进装备的倭国部队的对手。
这批得到帝国武装的倭国治安部队虽然在名义上只是治安部队,但是实际上,也担负着正规军的作用。
双方刚一交手,雇佣军单兵战斗力的优势就显露无疑。
士兵们或用步枪远距离精准地射击敌人,或使用掷弹筒、迫击炮提供支援、或拿着火焰喷射器冲到敌军阵地前疯狂地烧烤着。
总之,凭借起义军的战斗力,完全无法阻拦雇佣军的登陆作战。
起义军领袖帕尔马立即联络了驻扎在古巴的米军。
后者立即主动出击,迎战这支敌军。
看着严阵以待的米国人,雇佣军的战术就一个字——莽。
这倒是颇能体现出尚在帝国关外开发营中苟延残喘的乃木希典发明的猪突战术的精髓了。
遇事不决莽一波!
这群倭国人雇佣军以惊人的勇气端着刺刀,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向米军的基地。
双方在上百米的距离上举枪对射,并且距离还在不断缩短,直到这个距离缩短到足以拼刺刀时。
就这样凭借着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粗陋战术,雇佣军打得米国人节节败退。
米国统领麦金莱见此情形,对于这些倭国人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他立即派遣精锐部队乘船奔赴古巴与西班牙人的雇佣军大战三百回合。
随着更多资源与人力的投入,米国陆军在古巴暂时维持住了战局的稳定。
接下来这段时间,双方在哈瓦那附近激烈的交换意见,就连起义军也被严重波及。
帕尔马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帝国的援助,以便对抗西班牙人的雇佣军,但是被帝国方面所拒绝。
于是双方继续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斗争。
把目光放到欧洲战场上,德意志国从帝国购买到十二艘潜艇抵达德意志国之后,一场好戏,一场被帝国天网事先安排好的好戏就这么开场了。
这十二艘潜艇抵达威廉港的次日,德皇威廉二世就亲自赶威廉港一睹芳容。
和这些制式潜艇一对比,霍兰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具有实战意义的潜艇——霍兰六号简直就是一个玩具。
在威廉二世的命令下,这十二艘潜艇被分为两支小队。一支负责跟踪并袭击自日德兰海
第161章 米国参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