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战后就改变战术,不断袭扰德意志国海军生命线的不列颠国皇家海军。
      另一支小队则在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行提议下开展无限制潜艇战,彻底封锁不列颠国的海上运输线。
      德军潜艇开始肆无忌惮地袭击所有船只,无论这些船只悬挂的是什么样的旗帜,海上只有敌对双方的船只,任何海上航行的东西,都难免被击沉。
      而且对于这种潜艇,皇家海军还真么有什么有效地手段前去应对。
      他们能做的就是在潜艇上浮发起攻击之时尽可能地给予打击。
      但是潜艇的攻击巧妙且突然,大多数情况下,皇家海军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已经遭到了潜艇的偷袭。
      待皇家海军开始反击之时,潜艇早就下沉,逃之夭夭了。
      对于这种情况,不列颠国海军部长费舍尔提出了护航制的应对手段,并且力压那些主张对付潜艇必须使用进攻力量和手段的海军军官们,使得护航制得以贯彻实行。
      除此之外,他还主持设计建造了专门用来对付潜艇的小型猎潜艇,并在德意志海军潜艇常常光顾的海域用水雷拉起一条足够安全的警戒线。
      费舍尔不愧是海军部长,每一招都切实有效。
      虽然德意志海军的潜艇数量极其有限,实际上并不足以完成封锁,但是这一政策实施下去之后仍然立即遭到了在战争中处于中立状态的米国的强烈反对。
      愿意嘛,很简单,世界上会发战争财的又不在帝国一个。
      米国人同样在向欧洲输送军需物资并借此大捞特捞,大发战争财。
      所以不列颠国周边海域的航线就是米国的财路。
      断了米国的财路,米国人怎么可能不与德意志人好好地盘盘道呢?
      不过,对于米国人的激烈反对,威廉二世仍然是一副不鸟他的模样。
      因为他清楚,米国海军主力已经被西班牙人摧毁,即使是他骑脸输出,米国人也不可能把航母开进威廉港来。
      而且西班牙国已经与德意志国签订盟约,正式加入了同盟国阵营,那么对于同盟国来说,米国的参战只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既然早晚有一战,那不如就欣然应战。
      不过,真正让矛盾激化的是一艘被德意志国潜艇击沉的,悬挂着米国旗的客船。
      而在这艘客船之上,有着三百名米国人!
      一次性将三百名米国人送进海底,这让威廉·麦金莱出离愤怒了。
      德意志国已经毫不掩饰地站在了西班牙国的一边,甚至对米国民用船只下手,是可忍孰不可忍。
      民意汹涌,米国人涌上街头,高声呼喊着参战的口号,国会也多次要求麦金莱宣布参战,誓要与德意志不死不休。
      于是在十二月二十一日,米国向德意志国递交最后通牒,要求停止无限制潜艇战,就击沉客船之事发表公开道歉并赔偿逝者家属,最后则是将西班牙国从三国同盟盟约中踢出去。
      这种要求已经不是给他脸了,而是蹬鼻子上脸了。
      威廉二世严正拒绝了米国人的最后通牒。
      于是在二十二日早晨,米国正式向德意志国宣战并于次日同不列颠国和法兰西国签署盟约,加入协约国阵营。

第161章 米国参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