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章 乞丐成了皇帝[2/2页]

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 月下追爱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从盘古到了清末】
      【又怎能就此别过】
      【这五千年的颜色】
      【仍在为了你我而烁】
      【我华夏儿女的乡】
      【自古是礼仪之邦】
      【而这个古老的东方】
      【立在了世界中央】
      【今日的阳光普照】
      【是千人给的依靠】
      【此生第一个骄傲】
      【是生来有的荣耀】
      【这中华上下五千年】
      【有多少话还未言】
      【还会有沧海桑田】
      【由你我来续前缘】
      【我等炎黄子孙】
      【早已骨血难分】
      【若还热血尚温】
      【看我一笔乾坤】
      视频又一次播放完毕,再次陷入了黑屏状态。
      万界的古人也都因为这首填词里的内容开始探讨起来。
      其实这说唱内容跟最开始的“百战成史”以及后来的“朝代歌”都差不多,只不过是因为填词的不同,让他们又多弄到了一些关于后世的信息。
      比如那句“是和尚还是乞丐”就有点意思了。
      和尚是什么反正先秦时候的人肯定是不知道,哪怕是有跟佛教接触的汉朝,也是在中后期才知晓这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汉明帝刘庄了。
      在东汉永平年间(公元
      58—75
      年),汉明帝刘庄梦见金人后派人前往西域求法。
      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使团在大月氏国遇见高僧迦摄摩腾、竺法兰,邀请二师来汉地传播佛教。
      二师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随蔡愔一行于永平十一年(公元
      68
      年)来到洛阳。
      汉明帝专门为他们建立了佛寺,命名
      “白马寺”。
      当然在此之前,汉朝肯定已经知晓了佛教这个异国教派的存在,甚至刘秀时期就可能已经有西域东来的佛教在民间传教了。
      不然刘庄为何会这样做?
      肯定是对佛教早已有了大致的了解才会如此。
      所以刘庄看着这句填词,时间线又是在元朝之后的明朝,这不得不让他往一个人身上去想。
      那个在后人填词里跟高皇帝对比的明太祖朱元璋好像就是布衣出身。
      那么如果这句歌词说的就是朱元璋的话,那么他……
      刘庄已经有些不敢想下去了。
      做过乞丐当过和尚的人,竟然会是一位开国之君?
      这要是真的,那么朱元璋的人生起点连高皇帝都要自叹不如。
      不止刘庄这么想。
      也不止刘庄一个人猜到这点。
      后面的那些诸侯、皇帝、谋臣只要不蠢,对汉字有很深的理解,都可以从这些填词里猜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所以明朝之前的这些人,在分析了这句有些诡异的填词之后,都忍不住露出震惊的表情。
      这……这不可能吧!
      这明太祖人生起点难道真的这么低?
      他们真的无法相信这是真的,还以为是自己猜错了。
      可这句填词无论怎么分析都好像没错。
      忽然他们都想到了那次的对比,就是后人拿汉太祖跟明太祖做对比的那次。
      在最开头的歌词里好像就说过,朱元璋开始只有那素衣粗布和一只破碗,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有别的。
      自己那时听到这句还真有想过朱元璋是一个乞丐。
      只不过后面天幕信息逐渐增多就忘记了这个,现在天幕的填词里又有这么一句,可不一下子就把之前尘封的记忆给唤醒了!
      所以这个朱元璋莫非真的是从乞丐和尚起家的?喜欢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请大家收藏:

第56章 乞丐成了皇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