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章 待到秋来九月八[1/2页]

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 月下追爱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曹参没想到自己明明在喝酒,刘邦就突然来这么一句,好在嘴里的酒已经被自己咽了下去,不然非得一口喷出来不可。
      但就算如此也把他吓够呛,也不顾自己形象连忙跪地,惶恐道:“陛下,臣实在不知啊!何况天下曹姓之人那么多,不一定就是我的后代啊。”
      萧何等人也没想到自家陛下突然会来这么一句,也是都愣了一下,旋即不少人纷纷为曹参开口劝谏刘邦,内容千篇一律都是此曹非彼曹之类的话。
      刘邦看着曹参惊慌的模样,又扫了那些为曹参说话的臣子一眼,哈哈大笑起来:“起来吧,朕不过是随口一说,瞧把你吓得。”众大臣也跟着松了口气,气氛稍缓。
      一旁坐着的皇后吕雉突然来了这么一句,直接把刘邦整无语了:“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刘肥的生母好像也姓曹吧?”
      刘邦:“……”
      群臣:“……”
      刘邦顿时语塞,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眼神中透露出些许无奈。他看了吕雉一眼,却又不知该如何回应。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好在他也知道吕雉也只是玩笑,于是转移话题:“曹操此人虽然虚伪,却并非无能之辈,否则岂能做到魏王,打破了乃公非刘氏不得封王的祖训!”
      刘邦虽承认曹操脸皮厚,也承认曹操确实有本事,不然也不会弄出一个三分天下。
      只可惜最后还是被人摘了桃子。
      …………
      刘鸿打了个哈欠,电脑看多了有些犯困,正想着要不要关掉小破站去打两把游戏提提的时候,突然看到右边小框内有一个“小少焱”的说唱推荐,当即转念想到听一听这个或许就不困了,于是没有犹豫就点了下去。
      于是在万界老祖宗们的注视下,刘鸿面前的电脑屏幕又一次出现变化。
      【小少焱说唱《上下五千年》五千年沧桑巨变,见证华夏文明的辉煌】
      这个标题一出让老祖宗们都是一愣,不过有着最开始的百战成史给他们上了一课,这个五千年的数字已经引不起他们的惊讶了。
      而说唱二字倒是给那些反应灵敏之人注意到了,没有听过说唱的他们纷纷猜测这个说唱莫不是边说边唱的意思?
      没有给他们多思考的时间,天幕里的画面开始了变化,旋律已经响起。
      【从传说盘古开了天】
      【然后女娲造了神仙】
      【而炎黄站在了黄河边】
      【才逐渐有了人烟】
      【先有仓颉造字】
      【写下了后羿射日】
      【再有精卫展翅】
      【说的是古人有志】
      听着这种以语气极快的说唱方式,没有听过这个方式的古人都觉得十分新颖,听过的也是微微一怔,旋即兴趣更浓了。
      “这不是我们的唱俑吗?”一个汉代百姓对身边的人说道。
      原来说唱在先秦时期就有了雏形,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渐渐完善,内容也越发丰富起来。
      先秦时期的说唱都是通过讲述故事、传颂史诗来娱乐众人。他们口传心授,将古老的传说、先人的事迹等内容传播开来。例如《诗经》中的部分内容可能就是通过这种口头传唱的方式流传的,这些吟唱结合了语言和简单的节奏,有一定的韵律感,为后来说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那个时候他们称这种说唱人为瞽(盲人)艺人。
      据说这是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人在家里无聊或者为了生存而鼓捣出来的,想的就是能够为自己多添加一些收入,然后就这样传开最后变为了一种传承。
      不过在先秦时期这种说唱的人还是很少的,毕竟都在忙着打仗呢,到了汉代天下安定之后,说唱这种娱乐方式就在民间传播开来,内容也开始增加,其中还加入了表演方式,表演者一遍说唱,一边表演,表情丰富。
      他们往往袒胸露腹,动作夸张,让看客可以通过其姿势进而想象更丰富的场景。
      一些说唱俑的手中可能持有乐器,如小鼓等,用于配合说唱的节奏。
      后面的唐宋明清时期就更不用说了,内容已经无比丰富。
      可以说除了商周以及更早时期的古人,后面朝代的人都或多或少听过这种说唱。
      没想到竟然会在天幕里看到后人也用这种方式,还是从上古神话传说开始的,这就更让他们感兴趣了。
      …………
      【大禹治水在何处而三过家门不入】
      【因为共工的怒】
      【断了擎天的柱】
      【那棵通天的树】
      【倒下成了条路】
      【我们一步一步】
      【在口中记录】
      【当神话谢幕】
      【真正的历史才开始拉开帷幕】
      来了!
      万界的老祖宗看到这里都知道真正的历史要开始了。
      【自尧舜时到夏商】
      【从取火又到麻桑】
      【那年的四海八荒】
      【到今日剩了残光】
      【当最后一位人皇】
      【自鹿台誓死不降】
      【以尸骨铸的高墙】
      【不过是笔下两行】
      帝辛:鹿台?说的是孤建造的那个鹿台?
      人皇!?
      还是最后一位!
      莫不是再说孤?
      【姜太公愿者上勾】
      【便定了国号为周】
      姜子牙:???
      这姜太公愿者上钩莫不是再说老头子我?
      而且自己效力的确实是大周。
      【此八百年来似无忧】
      【却分了百个春秋】
      【只为了佳人一回眸】
      【以烽火戏了诸侯】
      周幽王:???
      什么鬼?
      咋感觉这句在内涵自己?
      谁用烽火台戏了诸侯?
      哪个不肖子孙?
      …………
      【若问我要个理由】
  &nbs

第55章 待到秋来九月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