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大爷就开始讲什么老虎机,钱输光了。
前面的绕来绕去听不懂没事,可后面说钱没了,她还是明白的。
立刻就去翻存折了,很显然,一个没有。
一大妈心脏不好,当场就晕了过去。送去了医院差点没有抢救过来。
王鸿艺不知道是不是做的有点过了,过去帮忙把几十块的医药费交了。
一大妈连连感谢,说的他都不好意意思了,拔腿跑了。
“一大妈你好好休养,我需要出差一趟去外地,我就不在这陪您了。”
“你当主任了当然忙,快去吧,一大妈能照顾自己。”
王鸿艺收拾一下屋子,把火灭了就去厂里边了,今天是出发去海边的日子。
王鸿艺随着卡车一起前往。
到了马家沟已经是大晚上了,就决定在这休息一晚,这里已经离渤海很近了。
但又不赶时间,没有必要走夜路,就在老乡家借宿了一宿。
在车上睡了一觉的王鸿艺却十分精神,听村里的小伙说起了去海边取盐的经历,一点都不困。
盐是家家过日子离不了的东西,这个年代,盐一毛二一斤,尽管价格很低,为了省钱,村子里的人,还是要去海边捞盐。
去年春天,十六岁的马树青,随着几个大人,去村东一百多里的渤海边捞盐。
捞盐需要的工具很简单,就是一个孔眼很密的小筛子,再准备一个盛盐的袋子就行了。
从马家沟到海边的一百多里地,都是疙疙瘩瘩的土路,骑自行车要用五六个小时。
为了充分利用中午前后这个捞盐的好时机,带头的人说,吃完了晚上饭就出发,看来要来次夜行军。
这是马树青第一次去海边,他还没见过大海是什么样子,这次去捞盐,很兴奋。
那天晚饭后,他们一行六人,顶着一勾弯月,就上路了,全村就六辆铁驴自行车,都被他们借来了。
夜里骑自行车,路面模模糊糊的,最前面的人,不断招呼,“有坑!小心!”
开始,人们还有说有笑,慢慢的,就都不吭声了,默默地向前走。
开始路过村庄时,村子里有灯光,后来,再过村子,就是黑乎乎一片了,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夜晚的旷野,很静,只听到他们六个人的自行车,与路面的撞击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开始打哈欠,困了。
可能他们五个大人也困了,于是带头人决定,在柳树丛底下睡点觉,就是一丛丛的灌木,钻进去可以避风。
他找了一个土比较松软的地方躺下了,把盛盐的袋子盖在身上,很快就睡着了。
被叫醒的时候,天已经麻麻亮了。
他们六个人,啃了口干粮,喝了口凉水,又上路了。
还没到海边,就闻到了海腥味,几个人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到海边了!嚯!捞盐的人很多,密密麻麻的,他们支好自行车,开始捞盐。
马树青环顾了一下四周,根本看不见大海,大海在哪里?大人们笑他。
原来要想见到大海,沿
第67章 渤海之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