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20.凡事都怕对比[2/2页]

编剧,我是专业的 子小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老戏骨,顾名思义,
      一是资历“老”,一般在娱乐圈耕耘多年,德高望重并且演技深受称赞,被观众广泛熟知。
      二是演艺技能娴熟,演戏投入且惟妙惟肖,演什么像什么。
      提起“老戏骨”这个词,观众的脑海可能会闪现过很多人:金士桀、李建意、陈宝帼、陈道名等,这些都是瞬间可以记起的名字。
      但也有很多观众只记得面孔和角色的老戏骨,提到他们或许只能反应过来他们曾饰演的某个角色却喊不出他们本人的名字。
      由此也可以看出老戏骨与当下很多演员最大的区别:一个记角,一个记人。
      简单来说就是。
      老戏骨是决定剧的上线的,而路柯他们这些流量,则是决定剧的下限的!
      老戏骨越厉害。
      剧的上限越高。
      反之。
      路柯他们这边也一样。
      如今。
      老戏骨正在成为影视剧和综艺节目里的一块金字招牌。
      电视剧里老戏骨可以做配角,出彩的表现会为剧集增色不少。
      而在综艺中,尤其是文化类能更大程度的展示老戏骨的表演功力,综艺本身优质的内容使他们可以更容易获得一定的关注,对自身的发展更加有利。
      总的来说就是。
      “老戏骨”这几个字是块万能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老带新是这个行业的传承。
      这点路柯还是知道的。
      老戏骨们的专业能力无疑为影视行业带去了更多好的表演和经验,演配角也依旧可以凭借演技收获掌声。
      比如。《一剪芳华》里。
      老戏骨的表现不仅为整部剧打了厚重的基调和质感,也在青年演员
      演戏方面给出了很多建议。
      听到路柯这么解释,
      苏童眨了眨眼睛:“这些老戏骨的作用这么大的吗?”
      “当然,他们在一部剧中可是承担着反衬主角人设和推动剧情发展的故事催化剂等功用的。”
      比如偏轻喜剧的《庆余年》里面。
      老戏骨们集体摆脱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时常猝不及防玩起冷幽默。
      角色与演员之间巨大的反差萌,直接助力他们组团出圈。
      “明白了。”苏童点了点头。
      这个话题结束。
      苏童那边又换了个话题。
      “栗娜姐,你要不要来演个角色?”路柯看了栗娜一眼,突然开口问道。
      《少年歌行》中的宣妃一角。
      路柯觉得栗娜挺适合的。
      若是栗娜愿意的话,他们就不用麻烦去找其他人了。
      至于演技问题的话,
      就他们这样的,没资格讨论这样的话。
      栗娜虽然没演过戏。
      也没什么名气,但是漂亮啊。
      演个出场也就十几分钟的角色考虑那么多干嘛。
      苏童也看向了栗娜:“栗娜。你确实可以考虑一下这个提议,你这张脸不混娱乐圈真的可惜了。”
      宣妃这个角色虽然出场不多,
      但是真心不能随便找个人来演的。
      这个角色可以说是集美貌和传奇于一身的女子,魔教教主和明德帝最喜欢的女子,邪僧无心的母亲,还是赤王萧羽的母亲。
      她一个人就引发了江湖动乱,绝对是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
      能让两个帝王级人物争夺的女人,随便找个人来演,大概率的会被骂的。

120.凡事都怕对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