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莱坞公司的那些猫腻[2/2页]

我的电影年代 匣与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戏方面,比诺兰版的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市政厅警察市民和暴徒对抗的戏份,甚至被小日子《朝日新闻》评为今年最伟大的电影镜头。
      相比之下,《复联3》瓦坎达和外星人冲锋对抗简直弱爆了。
      比起飞天遁地的漫威一众英雄,还是蝙蝠侠这种拳拳到肉的打击对抗更对小日子影迷的胃口。
      也是因为亚洲市场拉开的差距,十天过后,《黑暗骑士崛起》以10.36亿美元的成绩,称霸了全球票房榜单。
      十天这个数据确实夸张,但是不要忘了,影片可是全球同步上映的,有这成绩也不奇怪。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在其他市场上能找回来的面子有限,最后还是输给了《黑暗骑士崛起》,拿到9.24亿美元。
      如果不是欧洲和大洋洲市场的发力,《复联3》输得更惨。
      十天过后,其他没上映两部电影的地区也开始陆续上映,新的票房增长点又来了。
      10.36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前世的成绩,华纳影业赚得盆满锅满,但成绩还可以更高。
      有好事的国内影视UP主在十天票房出炉后,给章昊计算了一下票房分成。
      当初章昊和华纳影业签订了是阶梯式票房分成,达到十亿美元,就能拿到封顶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成。
      看起来好像不多,因为好莱坞巨星一般都是2加2模式,也就是2000万美元片酬加百分之二十的票房分成。
      但注意,这票房分成是有猫腻的。
      什么猫腻呢,就出在这分成是净利润还是总票房分成身上,这其中的门道可多了。
      举个例子,《哈利波特》系列大家都知道,全球有名的电影系列,也是华纳影业制作发行的。
      三个小主演渐渐长大之后,随着年纪的增长,还有片酬的增长。很快小主演背后的经纪人和家人都不满意片酬,以罢演为要挟,让华纳同意票房分成。
      这种青春电影系列,华纳没敢冒着风险换主演,只好同意了票房分成的请求。
      但在签订分成的时候,华纳耍了个心眼,没注明具体是怎么分成的。
      影片上映大获成功,全球拿下超过十亿美元的票房。
      等三位小主演及其背后的经纪人兴致勃勃的来分账的时候,华纳却告诉他们影片亏钱了,没有票房可以分。
      这是怎么一回事?其实道理很简单,华纳说了当初你们签订的是净票房分成。
      什么叫净票房,产生盈利了才有净票房,亏本了怎么可能还有净票房。
      那影片都十亿美元的票房了,怎么可能还产生亏本?
      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华纳影业先是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工作室,账务单独核算,单独制作。
      也就是说,相当于是这家独立工作室向华纳影业借钱拍的《哈利波特》。
      这一来二去,中间的往来账目能做手脚的地方可太多了,由此就产生了亏损。
      于是账面上影片亏损了,但华纳却赚得膘肥体壮,吃相相当不雅。
      三个小主演及其背后的人相当气愤,就把华纳影业告上了法院。
      但因为最新一部的《哈利波特》开拍了,这案子就不了了之。
      这个事情曝光之后,让公众再一次见识到好莱坞电影公司的良心,不,根本就没有心。
      钱没了,可以再赚,但良心没了,就能赚得更多。
      不过华纳也不是什么人都坑,他们就没坑章昊,签订的是总票房分成。
      按照目前这个票房数据来看,章昊可以拿走1.55亿美元的分账票房,相当恐怖的一个数字。
      相比之下,1500万美元的片酬都不算什么了,更不要说李富真的30亿韩元了。
      如此高的分账也不奇怪,九十年代斯皮尔伯格一个人就在《侏罗纪公园2》上拿走了2亿美元,那可是就是九十年代的两亿美元啊!
      这就是一个顶级商业大导演的能力,票房号召力顶级,报酬也是顶级的。
      而且这还不是终点,《黑暗骑士崛起》还在全球电影市场上高歌猛进中。

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莱坞公司的那些猫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