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一章 票房分账和出海战略[2/2页]

我的电影年代 匣与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且是挣大钱。
      别忘了,票房收入只是占据影片收入总体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拉长,票房收入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
      《地心引力》还没下画,版权收入就已经有了很大的眉目,尤其是打得火热的网络视频方面,出价一个比一个高。
      此外,还有海外那么多版权市场的收入,还有联名书籍,漫画,游戏联动等等收入都有待开发。
      别的不说,企鹅刚把盛大旗下的起点给收购了,给整合成了一个阅文集团。
      《地心引力》上映期间还发起了科幻征文活动,此外还在起点,QQ阅读等客户端发起联名活动。
      这些都是变现方式,这方面企鹅熟得很。
      但如果没有章昊,企鹅能做这么多活动吗?做不了,没这个能力。
      企鹅又没有第二个章昊来给它拍电影,所以这些活动里,章昊的公司,还有所有的投资方都是有钱分的。
      把周边的蛋糕做大,大家一起分钱,这才是电影长久之道。
      而周边一切的基础,就是电影质量本身和票房,还有周边的开发程度。
      你说《满江红》电影票房高,超过《流浪地球2》,这没问题。
      客观来讲《满江红》电影质量其实算合格,是一部在华语电影环境下还可以的商业电影,无怪乎影片票房高。
      但《满江红》的周边销售情况怎么样?
      前世从来都是听小破球周边卖疯了,什么笨笨机器人,数字生命卡,甚至出了一本书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
      但《满江红》有学有样,出了一个秦桧周边,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
      不可否认有一小部分人确实是想让秦桧站起来,觉得他跪了千年,太久了,累了。
      但是他站起来,等于让大家再次跪下去。看热闹吃瓜归吃瓜,重新跪下去,广大观众可不干。
      观众是傻子,给他一部烂片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观众也是聪明的,他知道什么是烂片什么是好片。
      好片也支持,烂片也不放过,但总有一天会唾弃烂片。
      结果这片子在院线乐呵乐呵也就算了,居然还想着让观众重新跪下去,那观众就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资本:老子骨头硬,跪不下去。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十四亿只鸟里出一些奇葩也不足为奇。
      所以《满江红》周边卖不下去,反而小破球2周边越卖越火爆。
      如果《满江红》制作成本真的有五个亿,章昊可以肯定的说,加上周边,这部影片的收益是远不如《流浪地球2》的。
      但电影制作成本这个事情很难说,有的人说五亿就是五亿,比如章昊。
      有的人说五亿,说不定实际只有一亿。
      毕竟是大导演的作品,就算小鲜肉片酬如何高,出演大导演的作品,他都要自降片酬的,不然演不上。
      大导演不可替代,但小鲜肉可不是,圈内有的是小鲜肉,凭什么是你啊?
      而剩下的四亿从哪里来,去哪里了,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此外,还有影片的海外营收问题。
      和好莱坞进口内地走分账不走买断不同,华语影片一般都是买断模式,不走分账。
      就是因为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如果票房扑街了,华语电影非但拿不到一分钱,还要给海外发行方一笔发行代理费。
      此外,也是因为发行渠道的问题。
      这次是华纳影业这个好莱坞巨头代为发行,《地心引力》在北美首周开画的时候是1550家院线,第二周上升到了1700家。
      随后逐渐下滑,到六月份已经不足五百家了。
      去北美看了《地心引力》的知名影评人,也是章吹的侯建春就在自己的微博表示:
      “我去洛杉矶的几家电影院看,基本上VIP厅,《地心引力》上座率能达到七成,普通3D影厅有三成左右,IMAX影厅有四成的上座率。
      而且这里面许多都不是当地华人观众,有更多的白人黑人甚至更多的女性观众。”
      这是侯建春亲自调查的事实,也和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哥斯拉》形成对比。
      《哥斯拉》院线上座率不如《地心引力》,但六月份还保持着上千家院线,《地心引力》就已经不到五百家了。
      不过就算如此,影片好歹算赚钱了。
      不过其他导演的电影,就没有那个运气找到华纳影业这样的巨头代为发行影片。
      人家给章昊代理发行影片,是因为章昊给他们带来巨额收入,而且人家还要靠着章昊执导蝙蝠侠第二部呢!
      你能给人家带来什么?玩女人潜规则还是小鲜肉小白脸?
      这方面人家一样不缺,而且涉及到重大商业运营方面,无数的事实证明靠玩女人潜规则是靠不住的。
      而且人家喜欢猛男,最好八块腹肌的那种,小鲜肉小白脸也行不通。
      到了那边,说不定是人家女人玩?昧耍?筒皇悄阃媾?肆恕
      所以,所有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实力问题。
      《地心引力》这次出海,算是给所有华语电影做了个榜样,证明海外分账路线是走得通的。
      而且票房越高,收益越高,肯定是比买断收入多得多。
      但是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想要拿到分账收入,就要看各大电影公司和电影制作人自己的本事了。
      国师的《英雄》当年也是走买断路线,结果海外发行商血赚,国师那边只拿到一笔买断费用。
      唯一拿到海外分成的影片,其实是《卧虎藏龙》。
      但这部影片本质是好莱坞公司制作的,从文化属性上来讲是华语电影,但从商业属性上来讲,影片其实是好莱坞电影。
      就在一个体系内,肯定分成,最终影片不负众望,北美砍下1.3亿美元。
      那个年代的1.3亿美元,和现在可不是一个概念。更何况《卧虎藏龙》制作成本仅仅1500万美元,制作方血赚。
      随着暑期档竞争日益激烈,《地心引力》在北美的票房逐渐下滑,就算维持一段放映时间,票房都不可能超过《卧虎藏龙》了。
      更何况,不断有大片冲击,北美院线不断的缩减《地心引力》上映的影院。从六月一号开始,只有不到五百家影院还在上映电影。
      影片票房下滑也快,单日票房只有几十到一百多万美元。
      可以肯定,等《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在北美上映之日,就是《地心引力》下画的日子。
      因为北美院线要腾出更多的IMAX影厅给《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地心引力》带动了IMAX3D观影热潮,福利全让汽车人拿走了。
      比起来自太平洋对岸的故事,北美还是更喜欢自家的故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地心引力》的全球小范围的火爆,作为绝对主演的大幂幂前面终于可以挂上一个国际巨星的名头。
      比起其他名不符实的国际巨星,大幂幂这国际巨星多少有点说服力。
      如果觉得没有说服力,看看《地心引力》高达4.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就知道了,这是多少华语电影明星都没能做到的成绩。
      不过还是有人不服的,上次庆功宴耍小心机没成功的老范就不服。
      她私底下和朋友说的话,称大幂幂完全是靠着章昊才有今天,不知怎么地就流传出来。
      于是,和八五花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大幂幂,很快就要面临和老牌女星的竞争。
      新老交替,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但老的那一个却不一定想这么早的就被替代掉,还没享受够镁光灯下万众瞩目的生活,还有那么多粉丝,所以还是要挣扎一下的。
      只是这种挣扎能有多少效果,只有天知道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票房分账和出海战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