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在场人怎么能不激动,他们此次不仅仅是为了职称,也是为了亲眼见证。
      纪由把这几册都摆在台上,高清摄像机挨个捕捉。
      一共八册,老子的《德道经》,周天子给的《易经》,以及孔子的六册。
      他站在台上望下去。
      台下所有的学者们都仰着头,全神贯注地看着他背后的大屏幕。
      纪由读懂了他们微红的眼眶。
      他走下台,将位置让给姜涛他们。
      自己回台下给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消息,让他们准备一些临时工作证。
      以后教授们可凭借相关证件,出入博物馆。
      虽然不能拿出来但也比看图片要好。
      忙完纪由才安心听讲。
      本次研讨有三个大方向。
      第一:版本校勘,通过对比后世的纸质版本,纠正现有文献中的错误,还原经典着作的本来面目。
      第二:文字和音韵,这个时期这个地域的竹简文字用词、语法结构有什么变迁轨迹。
      第三:解读,先秦时期思想与现在的有哪些交融与分歧。
      有点过于晦涩了,前面纪由还能听懂,后面跟听天书一样。
      比青铜器研究更难。
      江城文物局的李秘书如实记录文物相关工作的进展。
      他精心拍摄了许多照片,每一张都定格了那些珍贵文物或是重要研究场景的关键瞬间。
      随后,他便坐在办公桌前,将近期围绕文物展开的各项事宜详细记录在册。
      这些工作推进文化研究,实打实是在为文化传承添砖加瓦。
      自然也都能当之无愧地写进年度考核表里,成为衡量大家这一年工作成效的有力依据。
      杨洪瑞看着认真听会的纪由,真恨不得他是自己的亲儿子。
      这些事情其实不需要他亲自来。
      副的才是分管业务的,正的对接上级,管理下级。
      最近经过商议,领导对此事下达了指令。
      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收编私人博物馆的先例。
      但他们另辟蹊径,想出了收编人的办法。
      虽说这收编后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权力,可好歹能有个相应的级别。
      会议结束,纪由被正式任命为保护协会委员会主任。
      其对应的级别不低。
      正处级。
      每个月发工资。
      国内最小的处级干部,年仅24岁的正处级。
      纪由最开始的时候,心里确实是想着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但他心里也明白,自己其实不太适合待在体制内。
      而且他平时比较忙,体制内查的也很严。
      最主要原因是当官不能发财,他还是更喜欢钱。
      不用真正进入体制内,就能得到一个编制,这对纪由来说是意外之喜。
      虽说这职位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权力,可这“正处级”的名头,听起来很牛逼。
      常言说“官大一级压死人”。
      以后别人称呼他的时候,除了叫他纪馆长,还能称呼他为处长。
      ————————
      升官原因:
      纪由又被组织查了,但没查到。
      加上这是有利无害的事,组织放弃深究。
      纪由上次受伤原因也被推测出来,获取文物时遇到危险。
      这么困难仍然坚持,组织决定以资鼓励。
      大概情况是这样,我就不花笔墨赘述了。
      反正主角和组织是一体的,系统也是组织搞的。
      靠国家屹立不倒!
      本文基本没坏蛋,主打就是轻松愉快了解下文物。
      但是我也不能保证全对,因为我也是边查边写。
      有错漏你们给我说我马上就会修改。喜欢双穿鉴宝:听泉,你看龙椅不请大家收藏:

第163章 升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