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年后的祭祀场面,相较上次而言,有着天壤之别。
      隆重程度直线飙升。
      自打诸侯们熔炼使用螺纹钢后,新武器的坚韧让他们的热情且呈燎原之势。
      为这次祭祀筹备时,诸侯们卯足了力气。
      纷纷倾尽全力搜罗出那些轻易不示人的宝贝物件。
      一门心思全扑在要将最上档次的大礼呈献出来。
      纪由瞧见诸侯车上装载之物,不禁暗自点头。
      全是珍品大件。
      压箱底的东西都搬出来了。
      第一个进献祭品的是周天子。
      他身着华服,双手庄重地捧着一册竹简,徐徐上前。
      纪由接过竹简,粗略看了几眼。
      他现在是文盲。
      只能借助系统的力量进行解读。
      这一看直接让纪由瞪大双眼。
      【物品】:《周易》。
      【详情】:春秋着作,长55.44厘米,宽0.7厘米,厚0.12厘米。
      【价值】:500积分。
      《周易》的诞生非常早,能追溯到远古时期。
      传说上古时候,伏羲氏天天仰头观察。
      观察天地运行、日月交替、四季更迭。
      捣鼓出了八卦,也就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基本符号。
      商朝末年,周文王被商纣王关进羑里城,一关就是漫长的七年!
      他在小牢房里也没闲着,研究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将八卦两两相重。
      演绎出了六十四卦,并为每一卦配以卦辞,对卦象的意义和应用进行了解释。
      后面周公旦搞周礼捣鼓文献,就开始对六十四卦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和补充。
      撰写了爻辞,解释了每一爻的含义和变化。
      一代一代的注解和阐释下来,《周易》的内容就越来越丰富,影响力也越大。
      解析文字涉及到纪由的知识盲区,但是看形状还是能看明白的。
      比起甲骨文竹简上的字体结构已经从象形向会意、形声等方向发展。
      字体形态更加规整,大小相对统一。
      神州博物馆里收藏展示的大多都是甲骨文,像这样的竹简,是头一份。
      算得上是个难得的宝贝。
      纪由转身搬来了几箱东西,一边递一边介绍道:“这箱子里装的是专业的雪地防滑鞋套。”
      “那箱装的是马车防滑链条,有了这些在雪天走路或者赶马车的时候,就不容易摔倒了。”
      “实用。”
      说完防滑的物件,纪由又想起这瑞雪兆丰年,眼瞅着开了年就要播种了。
      他从一旁提出几袋子小麦种,“这是种子,收成很好。”
      周天子的手下也在不停地搬青铜器。
      九鼎八簋大全套一共31件。
      纪由看他这么实诚,想着自己又搞走了别人的九鼎,大方的给他拿了电锯、摩托、发电机。
      一件接着一件,耐心细致地挨着给周天子介绍作用。
      他说得绘声绘色,把每件物品的独特之处都讲解得清清楚楚。
      周围的诸侯们听在耳里,眼红不已。
      天神之前虽说表示让手下来送东西、参与这些事儿就行。
     

第153章 随侯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