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乾清宫内,朱棣正在看着朱高炽递上来的奏折,而朱高炽也带着一脸的紧张和小心,站在一旁候着。
      “让瞻基带兵去交趾增援英国公平定叛乱,这是你的主意……”朱棣放下了朱高炽的奏折,看向了一旁的朱高炽,语气随意的向他询问着:“还是瞻??囊馑迹俊
      与过去的朱棣不同,徐皇后的重生让他变得儒雅随和了许多。
      就好像孝慈高皇后皇后是约束洪武大帝的那根缰绳一样,仁孝皇后也是束缚朱棣这把利刃的刀鞘。
      原本徐皇后的去世让永乐大帝这把刀再难入鞘,他的锋利也开始伤人伤己。
      但如今徐皇后在朱瞻??脑俗飨轮厣?槔矗?饩秃帽仁?サ牡肚试俣缺徽一兀?钤?疽丫??贾鸾ケ涞孟才?蕹:推?吹闹扉χ鸾ビ只氐搅宋羧盏淖刺?
      这也让朱棣对待自家太子的态度产生了一些转变,至少朱棣没再把他溜着玩了。
      毕竟原本制衡两个儿子、让他们之间互相斗争的局面已经随着老二的造反而荡然无存,朱棣必须重新考虑如今朝堂的局势。
      “回皇上的话,儿臣和瞻??盗嗽颇系氖拢???醯们???ㄉ侠吹南?⒉皇担?ㄒ槌?⑴汕詹钋叭サ鞑椤!敝旄叱慊卮鹱胖扉Φ幕埃?袄镒匀灰擦??鸥????尻缮狭说阊垡?骸凹由辖恢撼鲁?嗄跖崖业氖虑椋???闾嵋槿谜盎?鬃源??舷拢?蜓菇恢号崖业耐?保?埠煤玫鞑橐幌吕隙?谠颇隙甲隽耸裁础!
      朱棣听着朱高炽的建议,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吟道:“黔国公一心为国,自黔宁沐昭靖王开始就为了我们朱家镇守云南边陲,迄今为止已经是第三代西平候了,这种怀疑他们家忠心的话以后不要再讲了。”
      “儿臣知晓。”朱高炽躬身应是,虽然朱棣嘴上是这么说,但朱高炽知道朱棣把话听进去了。
      “派瞻基去处理这些事情倒也是个不错的安排,他如今也算是个大人了,也是该让他历练历练了。”朱棣脸上的表情并没有生气,而是继续和颜悦色的思考着说道:“瞻??驼盎?际谴有「?盼掖蛘坛ご蟮模???夂⒆游也坏P模??诔?⒗镆丫?辛俗约旱闹С终撸?蘼畚奈淇春盟?娜擞胁簧佟
      在这一点上瞻基确实不如他,无论是治国还是带兵,瞻基都没有什么根基,这次让他统帅新军,也算是一??机会,可以让他好好锻炼一下。不过到底年轻,还是要派个老成持重的将领辅佐,如今朝中大将你看谁合适?”
      如果是在过去,朱棣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
      在过去,太子党主要掌控着朝廷的文臣,朝廷上下近七成的文官出自太子东宫门下,这并不是一句虚言。
      而武将则在朱棣有意无意的扶持下,倒向了汉王。
      这倒也不奇怪,汉王确实是永乐一朝有数的悍将,又贵为王爷,是皇帝的嫡次子,在太子已经倒向文官的情况下,武将们把汉王抬出来作为利益代表,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所以与其说是汉王和太子在争储,不如说是文官集团和勋贵武将们之间的利益争夺。
      只要有着皇帝居中调节,让两边争斗不至于失衡,就可以很好的维持朝廷的稳定。
      但如今汉王因为造反被贬去了地方就藩,朝中的武将自然需要新的利益代表,失去了领导者的武勋集团也需要新的领袖。
      太子如今的位置已经稳如泰山,过去监国多年未曾出错的朱高炽其实早就已经在实际上掌控了朝堂,现在又拔掉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汉王,他距离登上那个位子也就只是一步之遥了。
      如果是过去,皇帝可能还会疑心太子,担心他是否会提前篡位。
      毕竟文官都是太子的人,这要是再加上武勋,朱高炽想要提前登基也就是给自己写一份继位诏书的事情。
      但如今徐皇后复生,有着徐皇后的规劝和开导,皇帝的疑心病倒是没有那么重。
      加上有意无意的放权,朱高炽如今已经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大明常务副帝了,毕竟失了汉王的武勋一系在如今这种大势下也只有顺从太子了。
      所以如今朝堂上如果皇帝不开口的话,大小事务几乎可以说是太子一言而决。
      尤其是朱棣并没有收回朱高炽的监国之权,这就足以说明太子如今储位之稳固已经只需要等着朱棣殡天继位,或者干脆朱棣晋太上皇禅位了。
      但无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炽,都清楚的知道朝堂之上如果只有一个声音,那必然将会是亡国之兆。
      尤其朱棣还清楚的知道,在平定了北方之后大明如今已经很难再有大的战事,武将们也就没了继续晋

第六十二章 文武相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