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电话的是老吴,随后交给卢家驹接听,电话内容依旧是德语的暗语。
当天晚上,大华染厂的人前脚将三十件花布运抵泰安路的德意志商人公用仓库后不久,这批花布就被送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看到手上的汇票,陈六子和老吴都兴奋极了。
从来没有在一天时间,不,半天时间里赚这么多钱。
“老吴,以后告诉门房,那些小布贩再来进布,还管什么中午饭,就不伺候了!”
老吴也是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这一笔货款,去掉买坯布的成本,还能剩下不少。
虽然说第一次销售花布,对市场价格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调研,就是货比三家设置了一个均价而已。
“这下就等藤井来电话了,一百件坯布,就算每件布下去一块钱,就是100块啊!”
总算没让他们几个人失望,没过多久,就有东亚商社的电话转接进来。
“我很赞赏陈先生和卢先生的胆识,如果贵厂可以一次性吃下一百件坯布,76元一件可以吗?”电话那头传来藤井谦卑的声音。
“是这样的,藤井先生,如果你能每件布再降价一块钱,我就代表陈先生和你们签署这次合约。”卢家驹接过电话礼貌的说道,“当然,我希望以后的每次报价都能按照这个价格进行下去。”
“每次?不是光这一次的意思吗?”藤井电话那头喘着粗气再三确认着,“没问题,合作愉快,我马上就让三木带着合约过去,拜托了!请替我向陈先生问好!”
电话挂断后,陈六子惊讶的话都说不匀乎了,“一下子就下去五块钱啊?那就是妥妥的五百块啊!怎么我听着他还是上赶着的口气呢?不会是我们要的太低了吧?”
“六哥,知足吧!”卢家驹笑起来,“以我们刚刚立足青岛,规模没有起来前,这个价格算是不错的了。”
陈六子一想也是。
“上次你说的那台海德堡三色印花机,多少钱一台?”
“三十万。\\(o)\/”
“三十万?┌(。Д。)┐”
“三十万!(*?*)”
“那不得好久才能订购吗?”陈六子看着手上的一万元的汇票,顿时不香了。
按照一米布等于三尺来计算,800米小件相当于2400尺,一匹布相当于33米一百尺,也就是说800米小件大概可以裁成24匹布。
一尺布按照市场均价是1毛四分钱,那么一件八百米小件相当于到手336元,三十件就是一万多点。
“六哥,你该这么想,三十件布人家那边也是看了我的面子才勉强收下的。”卢家驹很得意的笑着,“这要是一百件布都印成花布卖出去呢?一次就是三万,然后我们把这三万块钱再去进坯布,你说说藤井会不会给我们再便宜点?这么一直滚下去,这三十万不就出来了吗?”
陈六子虽说不识字,但是从小对数字就很敏感,很快心里有了数字。
第19章 我有个朋友,只想拿分红的那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