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语林一直觉得这呵呵两字颇有意趣,任何时候呵呵都能应对。
比如无话可说时,可以呵呵两声缓解尴尬,或者是开心的场合,用呵呵表示附合;又比如讽刺别人时,也可以用呵呵,总而言之,这就是个万能词。
但她没想到安顺帝的呵呵竟然是反讽。
这一天,张语林正在翻着上月各地方官送来的贡品清单。
她一边翻看,一边暗暗叹道:“民脂民膏呀!”
也难为这些地方官这么想着皇上,便是连穷山僻壤的地方,也会让人送点土特产过来。
更别说有些富裕的地方官,不仅有银子,连吃、喝、玩、用的东西一股脑全打包过来。
旁边的安顺帝看着户部尚书的奏折,眉头皱得紧紧的。
“林娘,明天你从内库借十万两银子给户部。”
“啥?”她没听错吧!借银子给户部?不是户部给皇上发工资?
“年纪轻轻的,咋就耳背了?我说明天从内库支十万两银子给户部。”
“不给,都是我的!”
“嗯?”
看到皇上不善的眼神,她立马狗腿地笑笑,有时候这嘴巴比脑子快真容易出事。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奇怪,平常不都是户部给咱们发银子吗?咋还要我们借钱给户部了?”还一借就十万两,她这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
“这不是快要春耕了吗?很多地方遭灾了,连粮种都买不齐,先借钱给户部买粮种,好安排春耕。”
心好痛,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呢,可是春耕是大事,确实耽误不得。
“那让户部给咱们写个借条,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好!”安顺帝莫名就觉得开心,或许是因为“咱们”两个字吧,听着亲近。
第二天上朝,安顺帝同意户部尚书的意见,借他十万两银子,喜得秋尚书胡子都翘起来了。
“但是呢,俗话说得好,亲兄弟还明算帐呢,这笔钱是要写借条的,以后有钱了得还!”秋尚书的脸顿时黑了。
当秋尚书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写下欠条时,心里在暗暗祝福大楚今年一定要风调雨顺,要不然,这十万两银子,哪辈子还得清?
看到一车车的雪花银就怎么从银库里拉走,张语林伤心地眼泪都流下来了。
不行,她要赶紧赚钱,大楚太穷了,照户部尚书这样打秋风,内库这些银子根本就撑不了太久。
“皇上,赶紧批块地给我,咱们要马上安排玻璃生产,晚开工一天,就损失不少银子呐!”
安顺帝想必也是知道大楚太穷,立马把西城门外的一座荒山批给了她,为了加快速度投产,还让工部安排匠人制作生产设备。
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投产!
西城外的荒山还不错,不占用耕地,不破坏农田,倒是一个建工厂的好地方,关键交通便利,这里离西城门还挺近。
张语林和工部的人这几天一直在西山实地考察,准备建造产房。
“龚大人,那这边的玻璃窑就拜托你了!”
“好!没问题!”
看看天色不早了,张语林骑着大马回城的时候,经过护城河,发现一个哭泣的女子站在河边。
不会是要跳河吧!
这个想法才升起,河边的女子似是听到发令枪响,纵身一跃便跳下了河!
第189章 大楚很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