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渐渐上了正轨。
相比于以前动辄几百文一本的书籍,现在文墨轩出品的书,便宜上了许多,有不少私塾已经过来订货了。
张语林请了一个掌柜看着店铺,自己则在安排好一切后又回到了罗家村。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百姓还在拿着稻种,苦待农时,这边罗家村的地里已是绿意盎然。
柴守仁过来时,还吃了一惊:“你们怎么种这个,这不是北边人种的吗?”
粟米熬粥还行,但这产量哪里有水稻实在。
“不种这个,种什么呢?眼看着要误了农时,我劝你也让庄子里种粟吧,总好过瞎等!”
张语林这会儿也挖了不少春笋回来,俱都一切两半,在院里晾晒着。
现在厂房里还没有开工,罗家村村民人人都被老里正赶着上山采摘,不去还不行,老里正每天都过来抓人。
“这个我说了不算,都是族里那些老家伙定的!”柴守仁平日里也不喜在庄子里久待,对于春耕安排完全抓瞎。
不过对比清南乡和罗家村这两个地方,他心里也有点想法。
“妹子,最近的鸡鸭不爱下蛋,就收来了这些,你点个数,我赶紧回了!”柴守仁越想越有点坐不住,还是赶紧回去和自己的老爹商量下。
“行,我这边还没开工,先存着!”张语林把蛋收了,就看见柴守仁打马往回跑了,天干少雨,带起了许多尘土。
才经过蝗灾的农民,拿着赈灾粮,每日里在田间挖些野菜,配着细糠,数着米粒下锅,再等等,等天暖了就可以下田插秧了。
最终农时晚了一个多月,才把秧苗种上。
但青黄不接,赈灾粮也快吃完了,有不少百姓都开始到处去寻摸着吃食,榆钱叶这种都属于高端美食了,更多的则是开始瞄上草根。
草根其实也还不错,毕竟还有点甜丝丝的汁水,小孩子们还挺爱吃的。
再难一点,便是树皮了,树皮也有很多种,顶美味的便是榆树皮了,其它树的树皮都没有榆树皮香甜顺滑。
张语林在山里找山货的时候,便看到有百姓上山剥树皮。
“你们怎么剥树皮?”这还是张语林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看到有人剥树皮,她一开始完全没想到那些人是拿回去吃,只觉得这些人破坏树木。
没有了树皮的树大多都会死的,就像镇上路两旁的树一样。
“这个好吃!拿回去磨了,掺在粉里好吃!”那些人还热心主动地给张语林讲解起吃法,毕竟榆树皮真算可以了,不像其他树皮苦涩。
实际见到的,和从书上看到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给张语林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这还没到真正的灾年呢,就开始吃上树皮了?
“那你们别全剥了,留下一点树皮,要不树也得跟着死!”张语林只得哑着嗓子回道。
“哎~我们晓得的!”那些人边剥着树皮,边笑着说道。
这些百姓的全部希望都放在这一季的稻苗上,等到秋天粮食收获了,就能有饭吃了。
再忍一忍!再等一等!
第112章 榆树皮好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