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周永安在姐夫家睡了一晚,第二日,便早早去了砖瓦窑,买来许多砖头,俱都堆放在院内。
      周永安也是个巧手,把不同色的砖头,铺成了一样的花型,这边周永安和二牛在张语林家后院忙着,前院里,却是一阵锣响。
      两人狐疑地抬头,出什么事了吗?
      二牛心下纳闷,这罗家村以前一年半载不见锣声,如今短短时日已是敲了三回了,前两次一喜一忧,这次却不知是何事。
      两人放下砌刀,来到前院,此时张语林院门前围了许多村民,为首一人正是县里的陈捕快,此时他托着一个铺着红布的托盘,那托盘上两个亮闪闪的物什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眼神。
      银元宝,确切地说是五十两的雪花银,再详细点说,这是两锭各五十足两的正面和底部都有铸印的雪花官银。
      这玩意儿绝大多数村民都是没见过的。虽然平日里也有人用银子,但那是私银,又黑又碎,可这个却是官银,雪亮雪亮,没有其它的杂质的足银。
      “哇!”村民们一阵惊叹。
      老里正非常开心,这可是能上县志的大喜事呀,县太爷把上次剿灭山贼的首功记到了张语林名下,巡抚闻听张语林一介女流于山贼之中救出猎户,感叹巾帼不让须眉,本是赏银五十两,又大笔一挥改成了一百两。
      一百两呀,可能富贵人家不在乎,但绝大多数平头百姓,一辈子都攒不了一百两。
      村民们眼眶红了,羡慕妒忌恨,这张语林走了什么狗屎运,怎么偏偏让她拿了首功。
      “张姑娘,快接着呀,这银子还挺重的!”陈捕快笑得一脸和气。
      接,接你个大头鬼!
      张语林表面笑嘻嘻,心里mmp。
      俗话说得好呀!“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做人一定要低调!
      曾经三国时期有一个李康说的对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太出风头,否则下场会很惨。
      “你这丫头,可是欢喜得傻了,还不快点接了。”老里正见张语林不动,便又催促道。
      银子,当然是个好东西,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会嫌弃银子。但这银子太烫手,不好接,信不信,白天张语林接了,晚上就会被人敲闷棍,财帛动人心呀!
      围观的群众喘着粗气,眼睛错也不错地瞪着银子,多少人都在幻想自己得这一百两银会怎样……
      罗虎有了这一百两银子,我天天下馆子,吃肉喝酒。
      二牛媳妇这一百两银子,一定可以让我风风光光地回娘家,让那些说闲话地好好开开眼。
      老里正村里的蒙学自从张修竹后,再也没有开,不知道够不够钱请个秀才先生回来。
      罗力媳妇这么多银子的聘礼,什么样的儿媳妇娶不到?
      罗大壮可以天天请人杀猪,看热闹,爽得很!
      周永安我要修个大大的宅子,瓦片一定自己盖!
      ……

第21章 烫手的银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