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也来了。
特别是雨水,看到自行车开心的不行。
“哥,你这自行车啥时候买的?这个,女士的,还是只在报纸上看到上市了,咱这边可都没见到过呢,根本买不到。你哪儿弄的?”
王晓页听到声音往外走,好家伙,两老太太何雨柱兄妹,全围在自行车旁边看西洋景似的。
“这不就看到了,以后那辆女士的就给你使了,好好上班。”
何雨水稀罕的不停摸着自行车。
“赶紧的,来吃饭了,以后就是你的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哥,你就是我亲哥,以后我挣的钱都给你一半。”
“就你?还是算了吧,那点钱自己留着攒嫁妆吧!一个自行车还不至于把我饿着。”
“少瞧不起人了,你不要我还省了呢,你还没说咋弄的自行车呢。”
“山人自有妙计,都瘦成麻杆了,多吃饭少说话。”
何雨水通过这段时间的吃食也想到了,大哥肯定还是有其他的渠道。
走的时候又给老太太房里放了点瓜子,坚果啥,这两老太太牙口是真好,能咬得动。
看来还得搞点糕点,这个年代的罐头,麦乳精,还有奶粉补着点。
有的人就说了,这个时候没麦乳精,其实麦乳精在19世纪,英国移民美国的两兄弟搞出来的,并且在1883年获得专利,1887年公开销售。
最开始是当做婴儿食品开发,后面因为热量高,重量轻,方便携带。进入冒险家的视线,成为了补充能量的饮料。
国产版的是在1930年,上海九福制药厂生产。厂里因为经营困难,把眼光转入食品生产,当时华福麦乳精(阿华田的前身)市场销量很好,就从瑞士引进了配方。研制出了国产版。
61年上海咖啡厂接管麦乳精,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时,研发出不需要加可可粉的麦乳精,当时被命名为”上海牌强化麦乳精“。此后,各种牌子的麦乳精层出不穷,很多食品厂家都加入了麦乳精的生产队伍中。
上个世纪7、80年代,麦乳精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样饮品,但是因为价格较高,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跟“奢侈品”差不多。只有家中来了客人,才会冲上一杯待客。
抓了点糖给何雨水兜里塞了点,去办公室了好收买人心。
把自行车证啥的给到两兄妹手上,何雨柱泪眼汪汪的给王晓页了一百,不知道自己脑补了点啥,该上班了。
还别说,现在的自行车少,三个人推着车,就跟现代开豪车炸街一样。
院子大妈看到三人,两眼放光,何雨水这崭新的自行车可是吸足了目光,大家叽叽喳喳讨论。
“哎呦喂,这是那个新出来的自行车是吧?可真好看,挺贵的吧?”
见有人说话,只好停下车子。
“这不是雨水要上班了嘛,东西难得,柱子也得结婚,就先借钱买上了。”适当的卖一波惨还是有必要的,有的人就见不得你好,嫉妒。
“哎哟,也是。”
“是呀!东西难的,买了也好说媳妇。”
“行了,婶子们,我们得要去上班了,一会儿就迟到了。
第15章 自行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