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仙沿着觅河水畔,朝着上游而去。
他倒也没有着急赶路,而是在沿途的村庄走走停停,有时候会去里面补充一些干粮,他也会带着笔墨去村落里的老井旁或者大树下找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问一下关于觅河娘娘的事情。
中间会稍微记录一些,当地的风俗和地貌,一些稍大一些的镇子许仙也会记录下名字。
就算做不成先生《十洲集》那种宏大,但仅仅只是做绘制出一幅玉鼎洲的详细地图也是可以的。
说不定日后会用得上呢?
走了几十里路,许仙第一次在觅河岸边见到了铁耕牛和浮桥上有人通过的景象。
十几里宽的跨河铁锁上,几个村民战战兢兢的踩着一条铁锁链,双手扶着一条,背着沉重的货物,往来两岸,想必是做买卖的。
他也曾问过当地人,为什么不在铁索上搭上浮木,也能好走一些。
得到的回复实则有些出乎许仙的预料之外,老人们说觅河这几百年来常年发大水,改河道,搭上去浮木不消一日的时间就会被冲走,一来一回,只能劳民伤财。
原本觅河上下游,铸造的铁牛浮桥足足有几十座之多,经过多次改道,如今只剩下不到十座桥能用。
许仙心想,这个多半是因为觅河水神金身不稳固,已经无法控制住整条江河水势了。
江河山岳敕封水陆之神的意义大抵就是如此,倒也不是行云布雨那么难,仅仅只是控制水位和按照朝廷钦天监的意思去改变河道两件事。
可惜觅河娘娘金身支离破碎,之前闲聊的时候她也和许仙说过,自己如今能掌控的范围,也不过金身所在的上下游百里范围内而已。
再远,也就无可奈何了。
许仙有心想让觅河水神转正,也是出于这种考量,如果觅河水神过于贪婪狡诈,许仙根本不会考虑这件事情的。
觅河祠庙消失了几百年,许仙本以为沿岸的百姓早已经记不得觅河娘娘的事情,不过许仙还是留意到,在一些村子里,还会供奉着觅河娘娘的神龛小庙。
日渐黄昏。
许仙随着一个聊得不错的老大爷去了他家。
老人家一个人住,听说儿子被征军走了,去了大晋和玉宫王朝那条漫长的边陲线上驻扎,什么时候回来,还没个数儿,老爷子自言,不求儿子捞什么军功当什么大官,那都是想屁吃的事情,轮得到他家儿子当大官?
一进门,许仙就见到了摆放在水缸旁边的觅河娘娘泥像,和水神本人体态相差还是不小的,想想也是,寻常百姓又有几人能见到水陆之神的道神法相。
老爷子每日求觅河娘娘,心愿只有一件,那就是官府治丧的信件,别送到他家门上。
许仙本打算买些吃食灌满水囊就离开。不过,兴许是因为傍晚在村口老井旁和许仙相谈甚欢,执意要留下他住宿。
许仙也只好留了下来。
夜里,他又听老人说了很多故事,觅河的,觅河娘娘的,还有就是他自己的。
许仙也没闲着,有用的东西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其实这些传闻和觅河水神对他说的相差无几,大抵都能重合起来。
等老人睡去,许仙只身一人走到院子里,寻思着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二天清早,许仙就不辞而别。
等老人喊许仙的时候,这才发现人早已经离开,炕头上放着一些碎银,约莫半两。除此之外,院里的柴火已经被劈好整整齐齐的堆放在一起。
老人叹气,“这孩子……”
——————————
离开村子,许仙先是沿着铁索渡过觅河,去了对岸。
眼下他再也无需每日走拳桩熬炼肉身,拆解了武祖拳经之后,他平日的每个动作,都无形中在走拳桩捶打肉身。不过许仙也并没有完全放弃走桩,空闲之际还是会走个一两次的。
心湖之中无时无刻都在提着一口气,不敢呼出来,在压制住破境的冲动。
这几日,他都在摸索如何查漏补缺,在看到某个镇子上的铁匠铺捶打铁质农具之后,许仙这才有了几分触动。
那一日,他蹲在铁匠铺门口看了许久。
所谓查漏补缺,大抵和铁匠打铁一般,在烧红的时候多打几锤子和少打几锤子的区别而已,兴许做出来的农具乍一看没什么区别,但使用的时间长了之后,反而才能看得出哪个耐用结实。
修道的‘一境一停,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新房修建之处要夯地基也是一个理儿。
实则,并不存在什么缺漏,无非就是底子够不够牢固而已。
所以,许仙白日里几乎都在按照暗中走桩,结果无非就是晚上休息的时候,浑身上下钻心的剧痛。
李姑娘曾说过,真要把境界底子打得堪称完美的人,在破境之际或多或少会引发天地异象。
不过如今许仙还尚且做不到。
他本想先去神拳宗走一遭,也好先?一下水。不过后来改变了主意,等出了武庙之后,再考虑要不要去神拳宗。
离开家乡,不知不觉已有一旬时间,三五百里的路途而已,从离开家乡时候的回马枪倒春寒到如今的满树抽新芽莺声燕语,许仙不得不感慨唏嘘时间过得真快。
接下来几日,许仙刻意避开了村子,朝着拳庙而去。
拳庙想找,实则并不难,沿着觅河逆流而上,拳庙就坐落在一座叫惊鹤峰的山上。
许仙趁着停下喝水的空当,展开那幅陈灵官赠送的绘图。
这幅绘图被许仙掌控展开了三平尺的范围,他将自己所处于的位置在绘图之上放大后,这才见到了惊鹤峰的位置,距离自己大概不到五十里左右,若是有山川阻隔视线,想必从此处也就能看到惊鹤峰了。
一日之后,干粮吃得差不多,许仙打算
第108章 谁是你大师兄,别乱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