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大家到远东会的小会议室开会。
金世昌的回帖最为客气,毕竟刚刚赚了人家小十亿恒币。
这钱可不是任意一个洋行就能赚的,那后面避开审查找到的关系,往往需要几代人的铺垫。
土家也是热情招呼,送帖子的钟叔被请到客厅,土生金亲自陪着喝了一会儿功夫茶。
钟叔临走土生金还在挽留吃过饭再走。
按照此时恒空的规矩,钟叔在唐家地位再高,毕竟是下人。
土生金那是实打实的土家话事人,那是主人。
这算是给足了面子,比金世昌给得更足。
钟叔出门上了黄包车,土生金还在门口,没有回身一直在目送。
拉车的是钟叔的子侄辈,论血脉不远,论关系不近。
“阿叔,这就是土家家主?”
车子已经走起来了,小家伙才十七八,气都不多喘一口的。
“是的,见了面要称土先生,叫先生也可以。”
钟义点头答道:“知道了。”
脚底下的步子快了,嘴里的问题可没停。
难得今天族叔高兴,愿意多教几句,当然是有什么问什么了?
“他跟您那么客气,您老面子可真不小。”
老钟的笑容顿时就放下了。
“别胡说,那是给唐先生面子,我有什么面子?”
恒空的天气很热,小钟干的又是力气活,很快就见了汗了。
“他都送出来了。金家老爷就没送出来。”
钟叔见他干活儿算是卖力气,暂时压下了火儿,打算多教几句。
“金家目前只是跟咱家有一回买卖,交情有但不深。土家跟咱家的生意利虽小,确实年年月月的。”
“这态度上有不同是应该的。”
“见了金家家主,也叫金先生,或者先生,跟土家一样。”
“都是朋友,不能两样待。”
小钟义点头称是,汗已经从脖子流到前胸了。
钟叔看这孩子是钟家有数能吃开口饭的,心里自然高兴。
之前那几个,虽然家里时常走动,关系更好。
无奈是个榆木疙瘩,吃不了开口饭。
只能送到车间去;卖力气。
不过和街上的力工相比,不用踩缝纫机,跟前儿也有个风扇而已。
他知道,自己老了。
钟义这孩子既然灵通,点拨得差不多了,再送到学校跟着学做生意。
以后留在唐先生跟前伺候,当然是一步好棋。
起码自己干不动了,有个大事小情有个照应,不必事事卖自己这张老脸。
情分这东西,一块儿呆久了才有。
见不着面儿了,自然也就生分了。
钟义自然知道这个族叔是钟家有数的有头有脸的人物。
别的不说,这几天拉车虽说多在天平山上。
每天鞋都被汗浸湿再晾干,比在家里都累得慌。
那是真长见识啊?
原来中环那些高楼就是这些人的。
他们见了自己不但不再逞威风,按车喇叭。
反而会笑笑,甚至打赏几块恒币。
钱多少,不是问题,问题是态度。
只是族叔老在后座上唠叨,那是看唐先生面子给的。
要念好,也是念唐先生的。
钟义年纪不大,收到了有身份的人的尊敬,有钱有面儿。
心里自然是欢喜的。
唯一的遗憾就是自己跟汽车班儿的不一样,见不到唐先生。
看着人家擦着锃亮的汽车,自己擦着乱响的黄包车。
是小钟义最难受的时候。
 
第103章 送请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