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去像一丘荒草。
      “加把劲儿,咱不为了加官进爵,就为了让工人过上好日子。我支持你。”
      唐英回想这王红军的话,他比这里的任何人都知道,这个时代的工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他们是继往开来的一代人,也是后无来者的一代人。
      大年二十九,赵老蔫怀里揣着三个苹果和五个橘子,乐颠颠的跑进了自己的日式小院。
      如今残破的小院也温馨了许多,窗明几净,屋里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
      这是赵老蔫媳妇的孩子。
      赵老蔫的媳妇如今在缝纫社上班,工资不固定。
      可算下来比赵老蔫还多不少。
      毕竟缝纫社可不限制加班。
      小丫头也被唐英送进了厂小学读书。
      赵老蔫四十多了,一直是个老光棍儿。如今媳妇三十出头,家里外头的活计都拿得起放得下。
      赵老蔫那些光棍工友的衣服,都是嫂子给缝的。
      赵老蔫能选上工长和这事儿不无关系。
      车间里的小光棍盼着嫂子给介绍对象,刚刚成家立业的,也希望媳妇跟着嫂子挣钱补贴家用。
      就这样赵老蔫比大家伙儿,多分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
      到了家,他把苹果放在鼻尖好好闻了闻,这才递给小妮儿。
      “吃吧!”
      说完看着小妮儿吃苹果,他就在一旁笑。
      别看跟唐英挣的时候,他口若悬河。
      在家里赵老蔫那叫一个名副其实。
      他只是看着小妮儿好,他就高兴。
      媳妇儿还在缝纫社里忙,来到了春节,那里的活计更多了。
      小娟每天都忙到很晚才回来。
      奈何缝纫机分厂的质量一天比一天高,实在是出不来什么次品了。
      总不能为了缝纫社,特意让大家伙儿生产次品吧?
      大河有水小河干的道理,赵老蔫还是明白的。
      不过小娟儿说了,实在不行,就跟厂里申请,缝纫社买些缝纫机。
      这样也能多赚些钱。
      缝纫社的现金流不小,酬金会自然也开了起来。
      依靠着缝纫机分厂和缝纫社的工友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这不国营那边儿没有的水果,这边儿就有了。
      小娟儿回来的时候,小妮儿早就睡了。
      “你分的水果呢?”
      “妮儿吃了。”
      “六个都吃了?”
      “大过年的,孩子喜欢吃。咱俩有没有还不行呢?”
      小娟哭了,她早就做好了那些水果的分配。
      “那是留着回老家用的。”
      “妮儿是你的孩子,你有啥舍不得的?”
      “那是给强子提亲用的。”
      强子是赵老蔫的徒弟,比小妮儿大四岁,虎头虎脑的小伙子。
      赵老蔫本打算再过几年,等小妮儿到岁数了,就把闺女嫁给徒弟。
      这么一来虽说闺女不是亲生的,徒弟也会给自己养老送终、扛帆、摔盆。
      他这辈子也算有了着落了。
      媳妇小娟儿却不这么想,小娟家还有个妹妹,在农村家里没有男劳力的日子懂得都懂。
      大过年的,家里来信儿,说人家把她家门用铁丝拧上了,然后把鸡鸭鹅全都偷走了。

第96章 年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