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浩成一行人在绍兴禹王陵遭到白莲教与明教教众刺杀,幸而在全真五子以及南北少林武僧的协助下,将叛贼全部诛杀,并俘获白莲教教主茅子元。
话说又过了大半年,时间到了永乐十五年(即1160年)5月。浩成正在奉天殿与众百官们殿试参加科举的考生们,其中就有一人就是辛弃疾。
浩成在殿试上出两个问题,当然如果自己对国家政策有其他看法的也可以畅所欲言,其中浩成提出的两个问题分别是:
“一、如今江南百姓生活富足,但奢靡之风已然位居全国之首,其中不乏达官贵人以及士大夫们,朕想问问你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二、现朝廷经过十多年休整,国库也十分充裕,但大明四周还是存在着不少强悍的异族政权,包括前朝的余孽,那国家是该继续休养生息,对外实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友好政策,还是该拓展版图,先下手为强?。”
当浩成说完之后,其中学子先答道:“启禀陛下,在下认为对于江南的奢靡之风,其实重点在于教育上,即从小抓起,应当在各地学堂、书院、私塾,强调“明人伦”。朝廷办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明人伦”,使人们懂得如何做人。
正所谓“其所以学者,何也明人伦也”。何谓人伦,即指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循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行为准则。
而朝廷目前过分强调国人的尚武之风,对人的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虽然陛下实行严刑峻法,但大部分百姓们守法实则是因为法严以及畏惧陛下天威而守法,这并不是治本的方法,所谓治本之法即是要让他们懂得何为道德,何为好何为坏,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以此为基础再配上一定的律条进行约束,方可达到治本之法。
至于我朝是继续休养生息还是该拓展版图,在下认为我中华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崇尚以德服人,在不侵略我朝上的前提下,当以怀柔远方不宜动刀兵为好。
虽说周边四夷对我朝有一定的威胁,但目前来说还是基本上都与我大明朝交好,所以在下认为不如继续休养生息,充实国力,多在边关整备军队就可。”
这人说完,便引起朝堂上百官一片哗然,尤其是靖难派的武将。但浩成则示意文武官员不要喧哗,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才子答道:“回陛下,在下张?颉!
“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朕好像在哪里听到过?。”浩成说道。
一旁的左都御史朱熹站出来说道:“禀官家,此人乃是前朝忠献公(即原和国公张浚,死后被宋孝宗追封谥号忠献)之子,此人十四岁时就是从易学大师王大宝,而且他还是城南书院最优秀的学子。”
“对,他和你还是至交好友!。”浩成点了一下朱熹说道。
“官家,这...臣只是据实而奏。”朱熹说道。
“朕也是据实而奏啊,你朱熹前几年曾经去过岳麓书院与张?蚵垩В?笔辈簧傺ё用浅颇忝悄谴温垩??爸煺呕峤病薄G袄刺?舱呗缫锊痪??梢运凳恰耙皇庇呗碇?冢??厮?⒑浴保〔簧偃嘶钩普?蛭?闲?壬?亍:瞥膳?馈
“官家,臣只是与....。”朱熹额头冒冷汗地说道。
“朕没别的意思,以后啊,朕问什么就答什么,毕竟你的工作不是像锦衣卫一样给朕详细汇报,知道吗!。”浩成说道。
“是,臣知罪了!。”朱熹说完后便又站回官员队列。
浩成又
第二百八十章 辛弃疾与陈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