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浩成在祝府内遇见故友荣国公谈玮,并且又从祝峤获得五亿两白银,用作西征的军费开支。
谈玮说道:“当年臣辞官归隐后,游历至终南山时,遇到全真教掌教王重阳,我与他相谈甚欢,便想一心修道。
王重阳此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又改名玮为,字知明,号重阳。他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而后在前朝高宗年间绍兴年间又应武举,考中甲科,慨然有经略天下之志。奈何当年秦桧当道,被长期任征酒小吏,遂愤然辞职,隐栖山林。
前几日他夜观星象,占卜八卦,推算出祝家会有大难,说是只有我才能解此危局。因祝家曾资助过全真教道观建设,加上祝峤与王重阳本就是好友,所以我才...。”
浩成心想“虽说这王重阳的确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但是这能掐会算倒是第一回听说,对了,道家嘛,对八卦还是比较懂的,也不足为奇!。”
浩成说道:“怪不得这祝峤说话跟开窍似的,原来背后是有你这个高人指点啊!。”谈玮笑道:“哪里哪里,我哪是什么高人啊!只不过我想劝陛下一句,那祝峤虽然口出狂言,但他只是一个商人,并无造反之心,如果陛下担心朝廷百姓会有奢靡之风,国家会被商人所取代,那么陛下大可不必担心!。”
“先生为何有如此信心?。”浩成问道。
谈玮则继续说:“陛下,可否让在下先问陛下一个问题,陛下是不是从骨子里瞧不起商人,陛下重视商人不过是利用商人的财富来充实国库而已!。”
浩成答道:“没错,在朕看来,商人无非就是利用他人的能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像这样的人还能让人看得起吗!。”
谈玮说道:“官家,商人就是流通,没有商人就没有流通。古人说,商人出,则三宝现。”
浩成笑道:“好了好了,朕知道了,朕也知道商人的确有他的作用,朕呢也只是痛恨那些不法商人而已,对好的商人,朕还是会一视同仁。”
其实浩成心里明白商人的重要性,就说在现代社会,我们任何人都离不开商人,离开了商人,柴米油盐,甚至于菜你都吃不了。
但为什么封建王朝都喜欢重农抑商,打压商人。原因在于商人交税交的少,古代交税,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交钱(粮食),人头税,田亩税这些。二就是劳役,比如说有什么政府工程,修桥啦,水利工程啦,都需要用人,你得去无条件干活。古代主要就是这两种方式,但是商人呢?
商人的税你让他怎么交?人家不种田,不是地主,人家干的是倒买倒卖!没田你只能让他交个人头税,加上商人到处跑,连服劳役你都未必找得到他!为什么重农抑商?说白了,国家便于管理,没有那么多的事!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他们负担不起这种成本。而且古代不同于今天,对于古代农民来说,他们的一切都可以从土地中获得,可以去以物易物。重农抑商把农民和土地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便于朝廷的管理,收税,稳定。商人大量的流动,只会导致不稳定,增加风险,且税收还会减少,朝廷得不到任何好处,凭什么重视商人呢?
所以浩成才对商人的税,收得特别重。加之浩成在穿越来到南宋之前,自己就是工薪阶级家庭出身,爷爷外公一辈子乃是农民兼工人,父母亲均是普通的上班族,学历都不是很高。而浩成也只有大专文凭,所以对富人多少有点仇富心里。
不过浩成又细细想了下,优良的商人不但可以借助特殊平台为国家做基础项目(如港口、公路、高铁、桥梁等),还能够缓解社会就业难的问题,商人的朋友或是合作伙伴联合起来参与国际间的贸易竞争,给国家纳税,慢慢形成民富国强的新型社会体
而无素质商人则用自己的钱去炒作生活用品,姜你军、蒜你狠等,让社会造成恐慌。
第一百九十六章 驾驭群臣之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