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范直清建议浩成向大明第一首富祝峤寻求帮助,意图缓解国库的开支。
话说第二日,浩成带着锦衣卫指挥使欧阳轩,王珏以及数十名锦衣卫,皆身穿便装前往周庄。一路上,浩成与王珏聊了不少,只见浩成问道:“老王,我最近听说朱熹在东林书院非常受欢迎,不知可有此事。”
王珏听到此话后,欣喜若狂,本来他还想如何布局,如何将话题引到东林书院甚至东林党上,没想到官家居然自己先说到这个话题了,这可省了王珏不少心思。
但王珏殊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浩成早就通过锦衣卫知道,无非就是用东林书院这个话题,抛砖引玉,看看王珏等人的反应。
王珏遂说道:“官家,臣也听闻了此事。”
浩成又问道:“那你说说,对此事有何看法?。”
王珏回道:“禀官家,据说那东林书院创建于前朝大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程颢、程颐嫡传弟子也就是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当年官家杀了杨时,并诛杀其十族,东林书院一度没落,但是由于当年李侗在得知官家攻破汴京的消息后,担心自己的学生收到牵连,便在临死之前写下了书信,断绝了与朱熹的师生之情。
所以朱熹并不在十族之列,如今朱熹又重新掌管东林书院,很多人书香门第的人均加入东林书院,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一时之间许多抱道忤时的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闻风响附,皆以东林为归,学舍至不能容,一时盛况空前,成为江南人文荟萃的一大区会,又是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有句话叫“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说的就是东林书院。
甚至很多前朝大臣都与朱熹交好,人称东林党。臣还听说那祝峤也曾出巨资资助东林书院的修建。”
“没想到,这祝峤一介商人,居然也对文人感兴趣?。”浩成疑惑道。
王珏接着说:“臣也只是听闻一二,那祝峤乃是祝确之子,而这祝确就是朱熹的外祖父。”
听到王珏这话,倒是让浩成吃了一惊。毕竟这祝确和朱熹竟然是有血缘的亲戚关系这事,浩成倒是真不知道。
而历史上东林党的由来,浩成是知道的,只不过让浩成惊讶的是这东林党居然现在变成以朱熹、虞允文为首。这点上,王珏说的倒是和锦衣卫汇报的一致。
过了一个多月,浩成等人终于来到了周庄。想当初在宋朝的元佑元年即1086年,邑人周迪功信奉佛教,将庄田200亩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
周庄本是江南的一座小镇,但自从祝峤将家迁至周庄后,那祝峤便以周庄为大本营,将周庄镇搞得犹如南京城一样繁华,如今有大明第一水乡之誉。
而且浩成当初还从锦衣卫的调查得知,这祝峤还喜欢看歌舞表演。为了能随时看到高质量的演出,祝峤甚至同时找了三个班的歌手和舞蹈演员,让他们在轮流的同时充分休息,可谓比肩帝王生活。
浩成等人经多方打探,来到了祝府门口。
只见府门外家丁上前问道:“敢问您是?。”
浩成说道:“去,跟你家主人说,你家主人的结拜兄弟,袁兄弟到了。”
此话一说,王珏与那祝府家丁都是惊讶不已,尤其是王珏,他心想:“倘若这官家难道真的和祝峤是结拜兄弟,那这可如何是好。”
那祝府家丁虽然见过很多达官贵人来拜访老爷,但还从来没有一人自称是老爷的兄弟,可眼前这位穿着华丽,身边的几位也都是气宇轩宏。所以便让浩成等人在外稍等片刻,自己先
第一百九十四章 苏州周庄之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