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发行国债 制定大明宝钞[2/2页]

穿越南宋打天下 岳武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七等:“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
      在版面设计上更加简介匀称,文字简练,刻工细腻。钞体为竖长方形,花栏内为龙、缠枝番莲以及云气纹等。内栏上端书写钞额,钱图两边为“大明宝钞”、“通行天下”九叠篆文8字。
      至于防伪这块,浩成则规定印钞用的纸张,是由官府选定的,百姓不得私自使用,且制钞主要取用桦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采用一定的工艺做成,各省布政司要钤印记,各府、县也要签押印证,然后发于中华钱庄,还在纸币上印上复杂的图案,让作伪者不易临摹。更是规定,凡是出现伪钞案,凡起意者、雕板者、印钞者、抄纸者、项科号者、收买颜色物料者,“具是同情伪造,皆合处死”。
      最后就是国债制度,所谓国债即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朝廷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朝廷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大明国的国债由户部代表朝廷发行的国家公债,由户部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凡是大明百姓、或是民间的店铺、家族企业等皆可以投资国债。
      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指朝廷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它是以国债收款凭单的形式来作为债权证明,不可上市流通转让,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握取银两,铜钱,纸币等,可以到附近的中华钱庄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
      无记名国债为实物国债,是一种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店铺,家族企业及单位名称,以实物券面形式(券面上印有发行年度、券面金额等内容)记录债权而发行的国债,又称实物券。
      发行国债的目的是:
      1、筹措军费,在战争时期军费支出额巨大,在没有其他筹资办法的情况下,即通过发行战争国债筹集资金。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
      2、平衡财政收支,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店铺等以及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
      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
      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在增税有困难,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可以吸收单位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帮助国家渡过财政困难时期。但是赤字国债的发行量一定要适度,否则也会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
      3、筹集建设资金,国家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可以将一部分短期资金转化为中长期资金,用于建设国家的大型项目,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借换国债的发行,借换国债是为偿还到期国债而发行,在偿债的高峰期,为了解决偿债的资金来源问题,国家通过发行借换国债,用以偿还到期的旧债,这样可以减轻和分散国家的还债负担。(目前大明国债只是局限于大明国内)
      购买方式:(1)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
      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对象主要是各种店铺,家族企业等做生意的百姓投和普通百姓。无记名式实物券国债的购买是最简单的。投资者可在发行期内到销售无记名式国债的各地的中华钱庄,持款填单购买。无记名式国债的面值种类一般为一百文、五百文、一千文等。
      (2)凭证式国债的购买
      凭证式国债主要面向普通百姓发行。其发售和兑付也是通过各地的银行的中华钱庄办理。中华钱庄遍布大明全国城乡,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百姓购买、兑取需要。
      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可在发行期间内持款到各地的中华钱庄填单交款,办理购买事宜。由发行点填制凭证式国债收款凭单,其内容包括购买日期、购买人姓名、购买券种、购买金额、户籍等,填完后交购买者收妥。办理手续和中华钱定期存款办理手续类似。
      凭证式国债以一白文钱为起点整数发售,按面值购买。发行期过后,对于百姓提前兑取的凭证式国债,可由朝廷指定的中华钱庄,在控制指标内继续向社会发售。投资者在发行期后购买时,中华钱庄将重新填制凭证式国债收款凭单,百姓购买时仍按面值购买。购买日即为起息日。兑付时按实际持有天数、按相应档次利率计付利息(利息计算到到期时兑付期的最后一日)。
      偿还方式:
      1、分期逐步偿还法,即对一种国债规定几个还本期,直到国债到期时,本金全部偿清。
      2、抽签轮次偿还法。即通过定期按国债号码抽签对号以确定偿还一定比例国债,直到偿还期结束,全部国债皆中签偿清时为止。
      3、到期一次偿还法。即实行在国债到期日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偿清。
      4、市场购销偿还法。即从中华钱庄上买回国债,以至期满时,该种国债已全部被政府所持有。
      5、以新替旧偿还法。即通过发行新国债来兑换到期的旧国债。
      资金来源
      1、通过预算列支。朝廷将每年的国债偿还数额作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项目列入当年支出预算,由正常的财政收入保证国债的偿还。
      2、动用财政盈余。在预算执行结果有盈余时,动用这种盈余来偿付当年到期国债的本息。
      3、借新债还旧债。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券,作为还旧债的资金来源。实质是债务期限的延长。
      目前浩成已经是最大限度在将现代国债制度简化,因为中国历史上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问题,往往就是缺钱。尤其是明末时面对诸多影响中央政府的势力时,往往就是因为缺钱。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发行国债 制定大明宝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