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六章 暴风雨的前夕[1/2页]

穿越南宋打天下 岳武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章说到王之望出使西夏,关铃护送赵伯琮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回到大宋。
      话说关铃护送赵伯琮一行回到大宋境内的荆紫关,荆紫关守将派人飞马前往汴京报告赵伯圭。赵伯圭闻得赵伯琮一行已到荆紫关,立马传旨,准备迎接赵伯琮一行人。
      十日之后,关铃护送赵伯琮一行人回到汴京。
      赵伯圭及众大臣纷纷出城相迎,且所到之处均设香案,赵伯琮一行人来到崇政殿门口,百官分站两旁,而赵伯圭及太上皇后郭氏皆在殿门等候。
      赵伯圭说道:“弟弟回来了,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如今天下有主,还请弟弟重回帝位,临御天下。”赵伯琮连忙回道:“不不不,皇兄已登大宝,且皇兄为帝,比弟弟更为妥当。”
      遂又对众百官说道:“诸位大臣,尔等理应如同当年效忠于朕一样,效忠皇兄。”众百官随即跪下,齐声:“遵旨。”其实百官及在场的众人都知道,赵伯圭与赵伯琮两人只不过是在“三辞三让”,即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来回三次,赵伯圭皇位即名正言顺,皇位的合法性也顺理成章。
      之后,赵伯圭让赵伯琮与赵伯琮之后郭皇后居住延福殿,颐养天年。随后太监宣旨道:“朕膺昊天之眷命,加封国子博士史浩为太傅,王之望迎回太上皇有功,拜东阁大学士。
      总兵关铃护驾有功,一路过关斩将,又斩下西夏五太保张迪,加封为奉国将军。”随后赵伯圭说道:“今日太上皇回朝,朕要大摆筵席,为太上皇接风,且大赦天下。”
      时间过了一年,赵伯圭在这一年期间为政宽和,兴水利,平冤狱,厚农桑但不荒废商业贸易,修武备,减徭役。
      最重要的是更加彻底全面推行军户军屯制度。
      一则对于稳定军队数量和战时快速动员、征调军队有着莫大的好处。
      二是军屯制实现了兵农合一,军屯收获粮食全部供给军队,减少了国家负担。
      三是避免了由国家四处提供军需而导致的转运过程中的巨大消耗。赵伯圭曾言“朕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赵伯圭又在全国裁汰官妓,严肃法纪,阻止官员们沉溺于腐朽荒淫的私生活。
      在外交上实行远交近攻之策,为了日后收复陕西故土,赵伯圭派使团与周边诸国交好,并且册封呼伦贝尔草原塔塔儿部,鄂嫩河以及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漠南的汪古部,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等为王,一则可防止西夏与蒙古部结盟,二则可为大宋镇守北疆,也可牵制辽东完颜部及燕地藩军。
      至于浩成管理的燕地,无论军力,财力比之前有所发展,军力发展为关宁铁骑三十万,其中宁远城十万,山海关二十万,关宁铁骑仍由赵汉统领。
      五军营扩充至四万陌刀兵,四万狼筅兵,四万藤牌兵,六万长枪兵,四万镗钯手,五军营总计二十二万,五军营由呼延钰、罗鸿统领,罗鸿仍为正统领,呼延钰仍为副统领。三千营由原来的八万扩充至十万,三千营仍由马云统领。
      神机营扩充为三万鸟铳兵,佛郎机大炮由原来的二百门减少为一百门,另外一百门为新研制的红衣大炮,每门炮系一道红绸。红衣大炮由浩成根据后事明朝程子颐记载的《武备要略》的散碎记忆,又与凌铁威、凌浩共同研制。
      红衣大炮特点为炮管

第一百零六章 暴风雨的前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