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德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无疑是在向外界发出信号:
      北方联军成立,华国战场的大变局可能要来了。
      这种信号让另外两个主要参战方无比紧张,反应剧烈。
      鬼子立刻对华国战场做出了调整。
      大本营一方面减轻了对国府的军事压力,派出中间人找常某人谈判,发动国府内部的亲倭派,想要用政治手段逼迫国府投降。
      另一方面,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华北方面军再次得到加强,华中、华南方面军通过海陆大量北调,本土又向华北战场和远东战场增派了四个甲级师团。
      短短两个月内,华北的鬼子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九十万。
      此外,冈村宁次接手关东军司令部,在伪满和半岛组建了约五十万人的仆从军团。
      鬼子的目的就一个,击溃以八路和303军为主的北方联军,保证满洲的安全。
      相比鬼子在华国其他地区的利益,满洲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他们在远东与毛子还处在交战状态,满洲兵力空虚,说什么也不能让北方联军出关。
      一旦失去满洲这个最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和资源地,远东战场的部队就会成为一支孤军!
      大本营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他们甚至放宽了与毛子的谈判条件,想要快些结束远东的战事。
      不过除了增兵过程比较顺利,大本营与毛子和国府的谈判相当不顺。
      毛子的态度一贯强硬,要求鬼子必须无条件退出远东。
      但鬼子怎么可能放弃远东的油田?
      赤塔、共青城、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等地的工厂在战争中受损严重,但只要舍得投入,最多一两年就能恢复生产。
      鬼子自然不会放过大幅增加自身工业能力和资源储备的机会。
      所以他们根本无法接受退出远东的条件。
      要是退出,他们前几个月的仗不就白打了?
      他们损失的数十万部队不就打水漂了?
      双方的分歧太大,谈判根本无法推动下去,只能在图伦附近进行军事对峙。
      北方的冬季要来了,双方都打不动了。
      而钢铁大叔要的也不是谈判,仅仅是暂停远东的战事而已,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之后,他就对谈判没什么兴趣了。
      国府一方则是因为北方联军的成立和鬼子的挑唆陷入了内斗当中。
      投降派希望早日和鬼子签订停战协议,哪怕是困守西南当土皇帝,也不能让八路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主战派则希望国府抛开内斗和和谈的幻想,加强与北方联军的合作,早日解决掉外敌。
      自家人的事情应该放到驱逐外敌之后。
      常某人在糟糕的局势和巨大的内外压力之中再次病倒。
      他本意是倾向于继续和鬼子死磕。
      这些年他也看明白了,鬼子亡我之心不死,跟他们和谈不过是与虎谋皮。
      稍微长点脑子的人都能看明白,鬼子所谓的和谈不过是拖延时间、要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北方联军的权宜之计。
      如果北方联军失败,国府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就是这么个简单道理那些买办和投降派却是看不明白。
      或者说他们看的明白,但就是选择了出卖国利换取私利。
  

第252章 发狠,续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