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7章 令人振奋的建设成果[1/2页]

亮剑,没有鬼子对我很重要! 楼顶望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积累实力。
      这是未来九个月的主要任务。
      为什么是九个月?
      因为部队兵力再次激增啊!
      练兵需要时间,西北大通道和特别军事区的建设也需要时间。
      八爷在西北五省的数千万人口中又招收了近五十万新兵入伍,其他地区的八路和四爷也在大量扩军。
      303军新增兵力达到了35万,让303军拥有了一个集团军群的兵力规模。
      训练这么多的兵力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由于303军的编制全满,中高级指挥员缺乏,旅长不得不把303军八个主力师的配属兵力增加到每师四万人,独立旅的兵力增加到每旅一万两千人。
      此外,各独立团的兵力也增加到了惊人的四千五百人。
      没办法,中高级指挥员不够用,只能让各部队主官多带兵了。
      就这指挥员的数量依旧不够,不少在干校学习的干部不得不提前结业,进入部队承担政工和指挥工作。
      张浩向总部伸手要人。
      总部第一次拒绝了他的请求。
      无他,总部的军事和政工干部更加缺乏。
      抗大从原来的六所增加到了十三所,学员的课程一再压缩,最短的一届结业生只在总部接受了三个月的学习培训就匆匆上岗了。
      总部哪里有人支援303军?
      没有足够的指挥员,旅长就到处挖人。
      晋绥军、西北军和陕军如今已经被消化的差不多,303军对指挥员的要求也没总部那么高,这些部队的基层军官只要能带兵打仗、不反动、没有劣迹,到干校接受一个月的思想教育,就能进入部队带兵。
      这些进步军官通过旅长考核,排长起步,上不封顶。
      旅长还从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十战区挖来了不少校友。
      这些中高级军官不直接带兵,而是由刘琦山牵头,组建了一个军参谋团。
      军参谋团施行封闭式管理,下设若干个参谋小组,平时在军司令部熟悉各部队的情况,战时到作战部队提供支援,以此来缓解全军参谋数量不足的问题。
      部队政工干部缺乏,旅长搬出来了八爷的传家宝,诉苦大会。
      赵刚和王胜利牵头,把一部分政工干部和宣传干事集中起来做培训,告诉他们如何开展工作。
      然后这些干部下放到部队当中,配合部队主官举办诉苦大会,让战士们把自己的苦难遭遇讲出来,加深部队战士对组织的认可,对旧社会的批判,让战士们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参军打仗,为谁打仗。
      别小看为什么打仗和为谁打仗这两个简单的问题。
      一支知道自己为何而战的部队所拥有的战斗力和向心力,是那些当兵只为混口饭吃的部队完全无法比拟的。
      一场诉苦大会,能赶得上指导员辛苦三个月。
      只要有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建设方面,总部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把西北的铁路连入西域。
      这是个很大的工程,仅仅是一千八百公里的距离就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长度,更不要说沿途还要经过沙漠戈壁和高山河流了。
      但是不管再难,这条铁路也必须修。
      哪怕只是修一条单线的轻载铁路也好。
    &n

第217章 令人振奋的建设成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