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形成了北京、上海、广东一线大都市,致富了一小部分人,而大部分的人却都在北上广漂泊,或者正赶在漂泊的路上。
社会基层的大部分劳动力为了能够和孩子在一起,并给孩子一个在城市里读书的机会,选择了做房奴,而那些房产幕后操盘者不断抬高房价,赚得金银满钵还不够,房价如排山倒海之势在不断上长着,让人看不到头。
有钱有权人的手里坐拥成百上千套房屋,狼狈为奸轰然抬高房价,而居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者却连一个零头也买不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虽说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基本政策,而今却演变成为有钱人才能够享受的待遇。买不起房就读不了书,不送孩子去读书又违反了国家法律。最终,被生活所逼迫的广大劳动人民只得把孩子留在穷乡僻野的乡村,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当然,因为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低,好多老师都半路选择去了大城市发展,大部分老师还选择改了行。
这样整个社会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再相信寒门能出贵子。但凡有能力的都拼了命往大城市里挤,争夺教育资源,这样房价又再次水涨船高,因而又有一部分的孩子被赶回了乡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然后,由于房价高的离谱,不知何时,人们为了坐享其成,不想再多奋斗几十年,房子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结婚的必备筹码。所以,而今娶妻生子的巨大经济压力造就了一大群不婚主义者,孩子的出生率也就朝山坡滑坡的趋势而去。
最终,乡村的师资力量也被削弱了,广大劳动力虽然难承其重,但为了养家糊口必须得坚守岗位,任劳任怨,最终选择了缄默。
诚然,和教育相比,能够活着才是第一要素。现在中国的经济也已经挤入世界前三强,但纵观以后长远发展,而今的应试教育、补课教育、金钱教育能够为中国培养出好的人才吗?各自为利一盘散沙的民族能够和那些发达的国家、重教育的国家相抗衡吗?中国会再次倒退到那个落后的清王朝时代吗?这真是一个让人微思极恐不寒而栗的社会大问题。
如此种种,造成了如今社会人们极低的幸福感。大家如行尸走肉般成为社会大工厂的一个小零件,机械地做着不喜欢的事,一心只想着挣钱,如何更快地挣更多的钱,让社会陷入一个冰冻三尺毫无人情冷暖可言的机器人时代。
艾林在平淡的工作中看到了很多婚后的烦恼与问题,而一切的根源都是来自房子。而且,每一个平静的默然的心都是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
外表看起来瘦弱无比的收银领班蔡尚其实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抚养两个孩子已经在这里上了四年的班。
蔡尚的老公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家有一亩三分田,在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而她的人生关却和他老公的人生观相差十万八千里。她一如既往地坚持要到城市里来打工挣钱,她老公不仅不愿意还百般阻拦,最后在孩子生病没钱看时才妥协了,自己却是打死也不肯挪出田地半步来。
生活工作中的蔡尚省吃俭用,几乎把所有的工资都打回了家,一直为了孩子才没离婚,而夫妻生活早已名存实亡。
“叶姐,你老公前两天来看你了哇?”
收银小妹辛爱问道。
“他来请朋友吃饭,还是我给的钱!”
“蔡姐,说实话,你这样生活,我都替你感到不值得!”
“唉!没有办法,都是身上掉下来的肉,舍不得啊!”
艾林和辛爱都是未婚之人,并不了解孩子对妈妈意味着什么。
“蔡姐,你真是一个女强人,如果换了年代,你定会成为另一个武则天!”
“过誉了,我现在都是被生活所逼迫,每一个女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公主梦。”
此时,两个中年人提着两个袋子走了进来,四目张望着。
“请问,两位要吃饭吗?”
蔡尚调整好情绪,笑脸相迎道。
“我们找舒良、范黎。”
“哦,这宝宝是舒姐的孩子吧?真可爱!”
艾林闻声立马上前来拖住了装着孩子用竹篾编制而成的背兜。
“谢谢!”
孩子的奶奶放下背兜,把孩子抱在了怀里。
“快叫阿姨?”
“伊伊呀呀……伊伊……”
小朋友并不能精准说出来,开心地露出两颗雪白的门牙来。
“嗳……真可爱!”
艾林忍不住用手去捏了捏小朋友的肉嘟嘟的泛着红晕脸蛋。
“我早就说过,你给她捂太厚了。”
爷爷摸了摸孙女的脑门,带着责怪的口吻说到。
“我不是想着外面
走婚习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