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即便是这样,你的选择也已经没办法弥补了。”
      徐柏神色带着几分无趣。
      “并且,你是这么说的,但你现在也不认为你当时的选择有什么错误。”
      “你只是因为朱由检掌握了权力,看到了我们对朱由检的任用,所以担心被他清算而已。”
      他对这种争执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趣。
      “换个简单的说法吧,”徐柏盯着跪伏在地上的骆养性,“我也认为你做的不行。”
      不是做错了,是做的不行。
      “我该死?”
      骆养性抬起头。
      他低着头的时候很是恭敬,可抬起头的时候眼中血丝狰狞。
      “他们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他们又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他们要良臣择主而事,又要推崇臣子应该忠诚死节,哪怕他的主君是个贪图享乐的废物。”
      徐柏饶有兴致地说道,“你们的判断标准还挺多变的。”
      “你觉得我应该听信那种说辞。”
      一句话的道理并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你所处的立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骆养性低下头,给出了答案。
      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这片土地千百年来宣扬这种宁死不屈的忠诚,一来是因为忠诚确实要比草头换节来的震撼人心,二来是因为统治者们确实需要这种风气。
      不然呢?
      大家难道要宣扬背叛,宣扬不忠?
      道理不在人心,千百年后迟来的正义,对于当事人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了。
      道理在屁股上,你坐在那一边,那边的道理才有意义。
      大夏和朱由检是相似的立场,他们是大明未来的统治者,自然和皇帝是相似的态度。
      区别只在于,大夏只是因此而把骆养性的培养价值降低了而已。
      徐柏和大夏能够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理解骆养性的选择,但他们最后的立场,毕竟还是和朱由检一样的统治者。
      所以骆养性就错了。
      他错误不在选择,而在立场上。
      皇帝没必要接纳一个不听话的臣子。
      你有千般顾虑,可这些和我无关,我只看到了你并不听话。
      不听话的同时,你的才能又不够高。
      你要是王守仁这种圣人,你不听话也可以捧一捧,多给点机会。
      可你不是。
      才能不足以弥补不听话的缺点,那就只能够被放弃了。
      大夏对骆养性没什么杀心,但骆养性的实际使用价值也并不高,不值得特殊优待。
      可骆养性显然并不想接受这个答案。
      他想要站在更高的位置上。
      “你知道的话,事情就简单很多了。”
      徐柏语气轻松,“皇帝要你死,你不想死,所以你把他的密旨闹得满城皆知。”
      骆养性沉默不语。
      还能怎么说呢?说自己不小心透漏给了同乡,这是同乡宣扬出去的?
      谁会相信这种鬼话。
      “现在朱由检还没有倒下,你看到他可能清算你就立刻找到了大夏,希望通过背弃朱由检来获得新的机会。”
      “你让人很难用啊,骆养性,骆指挥使。”
      徐柏微笑道,“你让我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场景。”
   &nbs

35-肯定有用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