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三章 五十文一斤的盐[1/2页]

我在大明当咸鱼 一条咸鱼朝九晚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到这话,弘治帝,李东阳,刘健和谢迁几人明显感兴趣,他们也不是不想向那些地方派兵,只不过怕把好不容易稳定的局势给搞乱罢了。
      张博见到他们眼睛都亮了,也知道他们认可了自己这个主意便接着说道:“这保甲制度可以分三步实现。“
      “第1步的话是由省抚向弘治帝汇报,推行保甲与社会的情况。第2步就是制定保甲条例,各省全部都要实行。第3步是彻底落实,官员要到位。
      张博说的这个保甲制度内容其实就是清朝雍正弘治帝提出来的。是国家权力进入县级以下的基层社会。
      这个制度对于中央了解下面地方的情况十分有用。
      张博说的这番听的弘治帝,李东阳,刘健和谢迁几人连连点头。
      弘治帝问道:“刚刚博儿说的这土司是土司,百姓是百姓。你是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张博点了点头道:“是的,陛下,这土司看的是权力很大,但其实他跟百姓的联系并没有多少。老百姓们只是想过一个安稳的生活罢了,只要朝廷那能提供这些,那么这土司换不换,到底换成谁对老百姓而言并不重要。”
      对啊,谢迁拍手道。朝廷之前一直将土司和当地的老百姓捆绑在一起。因此不敢随意动土司,就怕引起哗变。
      现在听了张博这一番话,竟感觉自己之前的想法完全就是错的。这土司和老百姓的关系竟然是还可以这样理解。
      张博脸上也多出了一些笑容,他提了个建议道:“陛下,改土归流可以慢慢实行,我们可以首先获得老百姓的一些信任,这样之后实行改土归流的时候,老百姓的反抗意愿并不会很大。”
      对,弘治帝点了点头道:“那博儿有什么想法吗?”他现在是彻底服了张博了。
      不说这土地兼并以及保甲制,就是之前唐寅和徐经几人卷面上写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内容也都很新奇,至少他们是从来没有听过的。但是又很直白,让他们能一下子理解这些内容。反正对他们处理政务是很有帮助就是了。
      张博想了想道:“我们可以免费给老百姓发一些东西,如鸡蛋,盐之类的还可以在那里新办几个学堂,将地方儿童的教育抓起来。”
      张博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弘治帝却补充的道:“这个鸡蛋也就罢了,这盐可万万不行。”要知道现在盐还是很贵的。
      啊,张博有些摸不着头脑道:“为什么盐不能发。”在他的印象里,这盐还是后世一两元一包的样子,这也不贵啊。
      朱厚照觉得自己表弟这个表情实在太蠢了,提醒道:“现在京城的盐价是50文一斤这能送吗?朝廷根本没有这么多钱。”
      什么鬼啊,50文一斤,张博惊呼道:“怎么会这么贵啊?”朱厚照一副他不懂生活的样子看着他道:“这已经是便宜的了。往年的话最贵都能到200文一斤呢。”
      咳咳,张博被这话给噎住了,50文一斤竟然还算便宜的了,那50文的话换算起来能买后世200多袋盐了,这也太可怕了。
      弘治帝,李东阳,刘健和谢迁几人却在讨论这教育,他们觉得这个法子好。想要西南那边稳定的话,从教育入手确实一个好主意,可以趁机灌输他们的思想,这样就不怕那面不服朝廷了。
      张博和朱厚照见到没他们什么事了,便悄悄溜走了。
      朱厚照本来想直接回

第七十三章 五十文一斤的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