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皇大步走到那龙椅之上,待坐下后,他便沉声道,“想必各位已经听到了那声龙吟,朕也不瞒你们了。我龙族的嫡系血脉,已经出世了。”话音刚落,出乎意料的是,大臣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和欢喜,他们脸上更多的是担忧。
“我族嫡系血脉出世是好事,但也是大事。如今西梁和西域对我国虎视眈眈,如果知道这件事,没准会生出什么别的祸端来。众位爱卿,对此事可有什么想法?”他让修岷把他们留下来,就是为了得到一个答案。虽然现在他们还什么都没做,但不代表日后不会做。未雨绸缪,总好过被人打个措手不及。
龙皇说完后,大臣们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过了好一会儿,兵部尚书唐正才站出来,严肃说道,“陛下,臣近日收到不少都督和都护的上述奏报,都说近年来边境收成困难,粮草供应不足。且,今年为了应对西域和西梁的袭击,将士们都已经疲惫不堪。如果这个时候咱们再加强演练,预备行兵打仗的话,恐怕....会适得其反。”
“哦?!”龙皇挑眉道,“这一点朕倒是没想到。的确,今年大大小小的边境行仗确实是多了些,但朕一直以为,朕手下的那些都督和都护皆是边将大才,这点小困难应该难不倒他们才对啊。而且据朕收到的消息,和边疆的奏折来看,好像只有西城和颍州地界损失比较严重,其他地方,既未施以援手,又未大肆出兵,怎么会就到了行兵困难、将士疲劳的地步呢?”
“陛下所言正是。”祁承冕站出来,中气十足地道,“自臣为陛下守护西境边疆以来,为了平定边疆之乱,也出兵十数次。虽然将士们也有些疲惫,边疆的都督和都护们为了磨合也时常产生摩擦。但保卫国土本来就是军将本职,兵士之责,所以对他们来说,只要能保一方平安,能护一方百姓,便已足够。因此,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会克服。只要陛下能够保证粮草充足,臣等一定竭尽全力。”
“祁将军,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唐正接着道,“今年南方大旱导致南境收成不足去年的一半之数还不算,北境过寒积雪深重,莫说收成,百姓们能不能活下去都是未知。边疆将士为了能活下去,都开始自给自足。现下刚刚入秋,按照往年习惯,秋后很有可能有疾病或是时疫流出,皆是但是接济和救治百姓就能耗费大量人手。这种情况下,祁将军,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应对战争?!没错,你的西境的确是面对敌国的第一缺口,无论西梁和西域那方开战,都要经过你的境内。但你别忘了,在西域的领土上,还有好些也是对着北境的。若他们看中缺口,不入西境,凡从北境攻入,你又当如何?!如今我南唐东西南北四境国土,只有你西境在今年能保证正常收成。可一旦开战,国库不足,粮草无法供应之时,你们疲于应对,又能撑几天呢?!”
“呵。”祁承冕冷笑道,“唐尚书说话可真是伶牙俐齿啊,几句话就把老臣变作不顾百姓之忧、国之安危的好战之徒。既然这样,我也想问问唐尚书。臣在西境的时候,曾多次听闻唐尚书与边境各都督私下来往密切,据说收了不少的贿赂和礼物。虽然我手中还没有你收受贿赂结党营私的证据,但此事边境人人皆知,如今想来....唐尚书这样阻拦陛下出兵加强固防和演练,到底是为了陛下着想,还是为了你边境那些都督着想?!今年收成既如此困难,他们却还能给尚书大人送礼,此意,令人深思啊。”
“祁将军莫要怒上心头,便血口喷人。我唐正,在这尚书之位已做了数年,多年来勤勤恳恳,为陛下办事从未出错。我自认,虽算不上得力,但忠心二字也是当得。如今你既没有证据,却在朝堂上攀诬于我。这口气,我如何能忍!陛下!”唐正拱手垂礼,正要接着那怒火,向龙皇告状。可他后续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龙皇制止下来。
“哎。唐尚书,你二人立场不同,自然观念不一样。祁将军说话是不当了些,但也没必要追根究底。朕相信你的忠心,当然也不会将这些事放在心上。你不必忧虑。至于你二人所说,皆有道理。今年天灾频繁,朕免了两次税收,才让边境安稳了些,的确也不适合打仗。但,加强边境防卫还是有必要的,毕竟防患于未然总比措手不及要好。祁将军,现下你即刻回西境,整肃防卫。身为辅国大将,守在我国第一防线,自不适合离开太久。走的时候,你将京中的家人一同带走吧,日后咱们怕是难再见了。”
“诺。”祁承冕单膝跪地,庄重到,“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让外头的人,进到咱们西境半步。”
“嗯。”龙皇欣慰地应下,便言道,“去吧,时不时写封信来,这样朕也好知道西境的情况。”
“是。臣告退。”
待祁承冕走了之后,龙皇瞧着唐正尚有些不忿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言道,“严岐,财政的事情是由你们户部管理。虽然边境的收成大多报到唐爱卿处,但你那边也要进行核对的。他说,今年国库不足,边境收成困难,是否属实啊?”
严岐抬头瞧了瞧龙皇的神色,见他一副无奈而严肃的样子,心下了然。虽然龙皇先一步将祁承冕支走了,但他说出唐正似有可能私相授受这件事毕竟是大事,想要真真正正地过去,还必须有人作保才行。罢了罢了,唐正此人有时行事虽有些不当,但他的心还是向着南唐的。纵然追求富贵,八面玲珑,但也算一个忠臣。在陛下的授意下替他做一次保,倒也无妨。更何况,今年收成的确不太好,只不过说得严重些,也不算说谎。
严岐心下琢磨了一下语言,便垂手道,“陛下,唐尚书说的也没错。今年天灾频繁,边境报上来的收成的确不足半年之数。至于国库....今年为了接济百姓,免去了税收。再加上三年前凤家一案后,朝廷损失了不少人,近些年虽然缓过来了。但是库中的银钱,也不过刚好补上前些年的窟窿而已。若说国内的其他事情,支撑是没问题的,也还算有余。可如果要打仗的话,那么国库的银钱损耗会比往年更快一些,纵然不至于一下陷入国库不足的情况。但时间一久,国库困难四个字,也会变成现实。”
龙皇笑了笑,这老狐狸,说出来的话每一句实在的。
“既然如此,传下朕的口谕,让西境和北境的都督们整肃防卫,加强半年演练。还有,让他们时刻盯紧边境的状况,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朕允他们不用上报,可先行解决。但事后,一定要回报。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不管不顾,无论哪种情况,朕一旦查实,按谋逆论处。”龙皇瞧见唐正还想再劝,便制止道,“唐爱卿,朕知道你的担忧。但是嫡系血脉出世是大事,如果不加强防卫,今日之喜就会变成明日之悲,朕也是为了边境着想。”
唐正看着龙皇执意如此,便不再相劝。但他心里知道,这道旨意传下去,边境一定会出现大动。今年天灾如此频繁,为了劝动边疆的那些都督和都护,不动朝廷的救济款,他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就为了这,还欠下不少的瓜葛和人情。待这道旨意下下去,又没有落实军费的款项,那些人肯定不愿意整肃防卫。就算真的整肃了,也一定会出现其他的麻烦。
哎....接下来的日子恐怕要不太平了....
“胡明。”龙皇唤道,“禁军的防卫如何?”
胡明站出来,底气十足地道,“陛下放心。陛下钦点的,和您周边的防卫由禁军负责;皇宫的防卫和京师的西边三分之一的防卫由禁军负责。人手不够的时候,臣会找王将军去要,我们二人携手并进,
第四十六章 未雨绸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