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重逢(6)[1/2页]

足球小将之筑梦人 王小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天最后一节课是选修课英文。英语将计入国中联考成绩,作为高中录取分数的一部分,但是考题不会很难。大家对这门课不敢掉以轻心,都打起了十分精神专心听讲。
      上杉老师喜欢旅游,最喜欢看美国电影,得知自己班上有个美国学生时,立即任命露华为英文课代表。他特别喜欢露华纯正流畅的美式发音,每每读课文、翻译语句,总是优先点名露华进行语音示范,日常交流也是全程英语。石崎曾调侃道,只要上杉老师点名让露华发言,他们就可以安心睡觉了。没半个小时聊不完!
      这样的学习有好处也有坏处:他们可以随时请教任何问题,不必担心被英文功课难倒;却有大半节课听不懂上杉老师和露华的交谈内容,还得另找时间恶补语法。
      今天的课程主要分析英语的声韵,上杉老师饱含深情地诵读了一篇《Donotstandatmygraveandweep》(请别在我的坟前哭泣),娓娓道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文句式主次分明,形式严谨,具有16种时态,多以动词作为核心,将声韵特征融于句义明确的语言结构之中。无声的文字因为有声韵进行诠释,而琅琅上口……秋庭同学。”
      “Yes?”露华放下书,起立。
      “你能为大家朗诵一段你喜欢的英文作品吗?诗,或是歌词,押韵的就可以。”
      “Letmesee(让我想想)……”上杉老师读的这首诗中有一些较难的词汇,没有英文原文,班上大部分人都没听懂,因此毫无共鸣。露华在脑海里搜寻着,近代、现代的英文作品……富有音律感,词汇简单……
      露华想到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英文短诗,问上杉老师:“MayIwritethatdown?”(我可以把它写在黑板上吗?)
      上杉老师点点头,露华走上讲台,取了根粉笔,边念边写:“《TheArrowandtheSong》,byLongfellow,ItswidelyknownintheUnitedStates.”(《箭与歌》,作者朗费罗,这首作品在美国广为人知)
      所有人的目光随着她的笔迹移动着,不少人默默地跟着朗诵:
      Ishotanarrowintotheair,
      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
      Forsoswiftlyitflewthesight,
      Couldnotfollowitinitsflight.
      ·
      Ibreathedasongintotheair,
      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
      Forwhohasthesightsokeenandstrong,
      Thatcanfollowtheflightofasong.
      ·
      Long,longafterwardsinanoak,
      Ifoundthearrowstillunbroke;
      Andthesong,frombeginningtoend,
      Ifoundagainintheheartofafriend.
      完整地写下来之后,无需露华带领诵读,班上几乎所有人都能用一轻一浊的音调准确朗读,单句中间停顿,双句末尾音阶自然重读,带有轻快的韵律感很是好听。上杉老师频频点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没等他进一步要求,露华继续说出了翻译:
      “我向天空射出一支箭,飞落在不知何处的地面;它飞驰得那样迅速,完全脱离了视线。
      “我向天空唱了一首歌,消逝在不知何处的角落;谁的目光如此锐利,能够追随那旋律。
      “很久很久以后,我在一棵橡树身上,发现了完好如初的那支箭;
      “自始而后至终,我在一位朋友心中,找到了地久天长的那首歌。”
      “真棒!”翼笑着拍手,大声说,“有些单词看不懂也会读,读起来就像一首歌,英文和日语都是。露华,你好厉害!”
      “Outstanding!”上杉老师也不吝赞美之词,热情地领头鼓掌,“Actually,it'sperfect!”(太优秀了!事实上,非常完美!)
     

第十二章.重逢(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