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五章 病榻视长者[2/2页]

节度江山 远处白云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国家复兴有望,宋某亦不敢安心高卧也。”宋鼎臣稍松口气,又急急谏道:“都帅急召参政回京,听说如今南面战事艰难,孙光祖才干不足,这中州都督,不能空缺。都帅,你要另选能员,往河南补之。”
      “乔如思已经往赴山东,中州都督,某也已推举杨运鹏杨将军接任。”
      “杨总管乃是武臣,又要应对南吴兵马,民政无暇顾及。”宋鼎臣摇头,“宋某只恨不能下床,为前方军民出力。非是在下门户私见,关内靳都使,可遣往中州,彼在西京,水利农事,办得有声有色,实为当世名臣也。”
      “孙光祖虽才具不足,不过枢密院已遣参军元焘往郑州相助。”郭继恩说道,“至于靳公,本帅已经请他速回燕京,重入中枢。”
      “元焘人微言轻,恐派不上大用场。”宋鼎臣还是担心,“宜德既被都帅召回京城,那也罢了,只是须得另择一人再往中州为好。”
      “云中杨典杨御史,已被征为山东行营长史,以辅佐杨将军。杨典英才逸气,出于众人,宋相可以不必担忧了。”
      “既然都帅已有部署,老夫就不再多费唇舌了。”宋鼎臣终于点头。
      郭继恩瞅着他笑了笑:“当日既知孙光祖并非干才,为何苏相提名之时,宋相并未出言阻止?”
      宋鼎臣面色有些狼狈:“咳,这都是过往之事,都帅何必再提。”
      “好,过往之事,咱们都不提了。”郭继恩站起身来,“宋相好好将养身子便是。”
      “老夫不能送都帅出去了,不过还想多问一句,临沂、宋城两处战事,年内可能有结果?”
      “郭某也不能料知,”郭继恩轻轻摇头,“粟清海粟统领,此时还未赶至莱芜,他究竟有何章程,要等接掌兵马之后回书燕京,才能知晓。”
      粟清海还未赶入山东地界,徐智兴却已经不得不从临朐城退兵,撤往高密。高密城北有大湖名为夷安泽,自春秋之时,乡民便引水灌溉农田,粮产颇丰。虽因战乱苛赋,百姓颇有逃亡者,仍有养军之资。徐智兴打算以此地为据点,以图将来再取青州。高密县城方长不足四里,徐智兴、顾天鸣等人自然是居住于城内县衙,部伍兵马则大多驻扎城外民居、村寨,劫掠无行,军纪涣散,除了于善立严加约束,其他军将都是视而不见,放任为之。
      太子身边的行军司马陈贯恩很快赶到高密城,责问徐智兴道:“江都王仓促兴兵,二打青州又失利退走,折损精兵锐卒,将太子殿下北征意图,彻底露于郭、霍眼前。王爷如此性躁喜功,岂非坏了国家大计!”
      “本王也知道穆陵关要紧,只是手中兵力不足,不能周全侧翼。”徐智兴自知理亏,低声下气道,“陈司马若替本王在太子跟前分说,再遣援军北来,这回必定能夺回关寨,克下青州也。”
      “你还要去打青州?殿下,高密不可久守,你当速速退回临沂,稳住东面局势才是正理。”陈贯恩气急,他按住性子沉声道,“太子殿下已经向至尊奏请,欲征兵十万,加赋三成,以彻底荡平河南、山东之敌。只是”
      “太好了,”徐智兴兴奋地打断他,“可请太子殿下分兵一半与小王,则年内必取青州以献之!”
      “不行,太子已改方略,先攻汴梁。”陈贯恩立即拒绝,“山东这边,先守,守!”
      “守什么守,等着北兵杀到临沂城下么?”徐智兴毫不退让,“这高密、密州,既入吾口,那是绝不会让出来的。”

第一百零五章 病榻视长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