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一章 私塾三两事[1/2页]

大明:官居天子 玉竹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光匆匆。
      八月在忙碌的充实中过去,时间来到九月初。
      多了个赵云安要教,赵禹虽然变得比以前更加忙碌,但也因为多了个小伙伴,多了一分乐趣。
      当然,赵禹尽管要教赵云安,可自己的功课也没落下。
      近三个月过去,赵禹提前达到了薛虎的要求,每天踢树干一千次。
      而后,薛虎开始了教习赵禹真正的腿法。
      此外,在私塾的学习方面,赵禹也是长进很快。
      有了韩礼儒开小灶,赵禹的功课要比乙班的其他人快了许多。
      也因为自身神力的原因,赵禹练字时的悬砖也达到了四块!
      又一个旭日升起的清晨。
      韩礼儒的小院里,赵禹马步半蹲,悬砖握笔,在书案上认真的书写着。
      尽管握笔的右手此时悬着四块砖,但赵禹的手却很稳,一笔一画间,颇有些气定神闲。
      某一刻。
      赵禹身后突然探出一只手,捏住赵禹手中的笔杆猛得一提。
      只是,毛笔虽然被提得离开了纸张,但并没有脱离赵禹的手,依旧被赵禹紧紧握着。
      见此,捏住赵禹笔杆的那只手松开,其身后响起一道笑声:
      “执笔紧实,不错!”
      “见过恩师!”
      听到声音,赵禹放下笔和悬砖,转身一礼。
      其身后,正是站着韩礼儒,刚才提赵禹笔的,也是他!
      韩礼儒左手负背,右手捋须,朝赵禹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右手拿起赵禹桌上的纸张看了起来。
      看着纸张上一笔不苟、法度谨严、粗细有度的一个个小楷,韩礼儒又是忍不住笑着点头:
      “不错,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有两成火候了,比起一些年轻童生也不遑多让了!”
      “都是恩师教导有方!”
      赵禹咧嘴一笑,又是恭敬一礼。
      韩礼儒却是摇了摇头: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师只是教导,有如此成果全在你自己努力!”
      说着,韩礼儒把纸张放回书案,然后轻拍桌子:
      “好了!只是稍微看得过去而已,想要亮眼还不够,继续练!”
      “是!弟子遵命!”
      赵禹转过身,重新把砖悬在手腕上,执笔继续练了起来。
      而这时,韩礼儒负于身后的左手伸出,其手上赫然拿着一本书。
      打开书的第一页,韩礼儒缓缓开口:
      “昨日已把《大学》的最后一篇给你讲完,今日开始给你讲四书中的最后一书《中庸章句》,与往日一样,为师讲,你听、写!”
      “是,恩师!”
      赵禹重新摆好一张白纸,执笔准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朗诵声响起,韩礼儒摇头晃脑,踱步于赵禹的书案前。
      赵禹笔尖落纸,全神贯注的听着,狼毫快速运转。
      顿时,这清晨的朝阳下,这古色古香的院子里,师生和鸣......
      直到午后。
      夕阳下。
      私塾散学的钟声响起。
      一个个半大的小少年,欢快地从私塾院门跑出,撒欢各处。
      赵禹背着时尚小挎包,在一众小少年中跨出院门。
      门外的石墩边,一个青衣小书童伸长着脖子,在众小学子中张望,看到赵禹出来,急忙抬脚迎上。
      只是,他的两个裤脚内鼓鼓囊囊的,看着很是有些分量,极大的限制了他的双腿,让他走起路来很是费力。
      “少爷!”
      在门前的石阶下迎上赵禹,小书童赔笑着,快速去取赵禹身上的小挎包。
      这小书童,正是赵云安。
      赵禹取下小挎包扔给赵云安,然后看着赵云安一双脚腕的鼓鼓囊囊,嘴角促狭:
第六十一章 私塾三两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