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章 千淘万浪虽辛苦[1/2页]

我的重生不合理 长卿还成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韩毅端着一碗面,坐在位子上唏哩呼噜的吃着。
      面粗直径约57mm的二柱拉面很筋道,嚼在嘴里是一种享受。
      对面就是中枢财经大学的正门口,望着冬日阳光下金光闪闪的校名大字,韩毅有点睁不开眼睛。
      太亮了,亮的让人心颤。
      埋下头继续吃面的韩毅,心里很是五味杂陈,鼻子也有些发酸。
      门里门外,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1999年高中毕业的韩毅,没有上大学。
      他不是没考起大学,相反,当年他考的很好,考进了中枢财大,而且这还是因为他的高考志愿填得太过保守。
      否则,凭他那当年西蜀省文科第二十七名的成绩,虽然华清和燕大不敢想,RUC、‘闵行理工学院、‘五角场文秘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现在想来,也没什么意义,反正他最终也没读成。
      高考前父母出车时遭遇泥石流,连人带车被永远的埋在了小金山附近一个叫做黄连沟的地方。
      那是他们第一次出车。
      家里也没什么积蓄,父母以前在粤省打工挣的钱,都耗在了奶奶的病上。
      学校的老师们劝过他,说大学里有助学贷款,供他自己读书是没问题的。
      可是韩毅没法点头,父母走后,这个家只留下他与奶奶和妹妹,祖孙三人相依为命。
      奶奶有尿毒症,需要定期做透析,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也让村老村少们都不好意思开口。
      这不是区区凑一笔学费那么简单的事情。
      谁知道后续会发生什么?
      韩毅没有办法,作为家里仅存的男人,面对这个上有老,下有小,而又家徒四壁的家庭,他只能将生活的重担扛在肩上。
      是的,助学贷款可以供他读书,但是做人,不能那么自私。
      他总不能为了自己的前途,就把俩个亲人给抛下吧,她们怎么活下去?
      奶奶的尿毒症情况还算好,还有一部分肾功能,只需要一周透析一次。
      可就是这样,也不是韩毅靠勤工俭学就能负担的起的。
      农村人没有医保,一次透析就需要280元,一个月便是1120元,还不算口服药的药费。
      在90年代,这种包袱,很多城市家庭都没法说轻易掏得出来,何况是一个劳动力匮乏的农村家庭?
      韩毅只能走上父母的老路,做货车司机。
      在那个运力缺乏的年代,唯有这条路,才是最现实可以养活全家人的路。
      那时的货车司机收入很高,自带车的司机,一年十来万不是问题,就算是像父亲一样在厂里车队开货车,也有几万元的年收入。
      这样的收入,才能维持韩毅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
      蛮荒年代自有蛮荒年代的行事规则,车队的灰色收入不少。
      单位负责人见这家人确实可怜,也就将搞到驾照的韩毅招了进去,做了车队的运输员。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圈子,化工厂也是乡党横行,本来厂子就在村附近,自然车队里全是熟人。
      那个年代,货车司机很挣钱,可

第6章 千淘万浪虽辛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