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九章 烽烟起古北失守[1/2页]

这个赘婿很稳健 迷糊又无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燕山是大燕北部战略要地,西起洋河,东至山海关,北接坝上和努尔虎山,南侧就是河间府的中原大地,此地高差大,中间形成峡口,被称为古北口。
      这里自古便是南北交通要道,军事地位极高,乃是北虏入侵必经之处,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守之地,大燕开国后都城立于此关之北就是镇守之意。
      可惜后来北地战事频频失利,一直未能收复燕山以北,所以在上一代高宗皇帝之时,迁都至现在的都城,北部则作为留都之一,慢慢的凋零的下来。
      之后燕辽两国逐渐陷入拉锯,并在高宗之时签下了一些列的停战之约,北方才得以安宁,至今已经三十余载,虽然大燕并未降低对辽的警惕。
      大燕一直以来,对北地军饷、军需从未有过半点克扣,但北地大营却开始滋生腐败,有些军备松弛,早已大不如前了。
      镇守北地的北线指挥使吴启忠便驻守留都,此刻正在府中饮酒作乐,这些年北地并无战事,他除了安排好帐下各部的日常操练,并无什么军事需要处理。
      可今日却与往日不同,正当他抱着新纳的小妾饮酒的时候,下面兵丁来报:“大帅!河间府有人来求援,说港口那边出现兵甲整齐的大队人马!”
      “什么?”吴启忠放下酒杯,挥了挥手,让身边伺候的小妾和几名侍女下去,才道:“让他进来说话!”
      知道他有正事要办,女子们连忙端起酒菜从后面出去,没过一会儿,一个军官被带了进来,行了了个军礼,单手抚胸道:“见过吴帅!属下是河间大营骑兵都头刘新年!”
      这人是河间通判刘新元的族弟,也是他在河间大营之中的心腹,负责的是河间大营为数不多的精锐骑兵,之前围剿马匪就是他主导的。
      “过来说话!”吴启忠肃然而坐,道:“你将事情细细讲与我听!”
      “遵命!”刘新年连忙将一封信交给吴启忠,道:“这是我家通判的求援信,今天凌晨之时,在河间入海的港口,有大批兵甲齐备的人即将登陆,共有四十余船,约莫有几万人!”
      “几万不明来路的兵士?”吴启忠一惊,他帐下的大营不过有十万大军,其中可战之兵约莫有四万左右,其余多为辅兵。
      “并不是来历不明,这些人是奉城府三乌杨家的人,他们前些日子,为奉城府押送了十万担粮食,来河间府赈灾,不过当时遇到马匪,他们的主事人,杨家的赘婿下落不明,此次说是来找此人的!”
      刘新年连忙将所知消息说出,刘新元自然对他没有保留,将知府所说的情况都与他交代了一下,以免到了北地大营一问三不知,那想求救就有些难了。
      “竟用这种借口?莫不是要举起造反,趁着大灾占据河间府?”吴启忠面露狐疑,与方明煦的猜想如出一辙,不过他又皱眉道:“可我北地大营毗邻河间府,他们有如此实力,选择河间却殊为不智啊?”
      “我们也未弄清状况,不过府衙已经下令封闭府城四门,召集河间大营,到港口威慑了,让我来此求援,便是希望吴帅亦能出兵相助,成犄角之势,威慑这群意图不明之人!”刘新年连忙将此次来意说出,静待吴启忠的答复。
      “报!”吴启忠沉吟片刻,刚要说话,却又有兵丁来报:“大帅不好了!辽国大军突然偷袭!古北口被破!”
      吴

第二百一十九章 烽烟起古北失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