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 那不是在教谕面前出丑了吗[2/2页]

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 一只绿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前排的位置已经都被人坐了。
      陆杨和孟良平只能找个中间的位置坐下。
      两人连忙把书篮放下,便去前面签到。
      明伦堂里很安静。
      陆杨从上面下来时,发现大家都闭着眼睛,嘴巴微动,看着是在背书。
      陆杨心生佩服,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卯时四刻,三鼓响起。
      门外一阵脚步声传来。
      陆杨连忙放下书,站了起来,看向前面。
      李教谕看了看明伦堂里的情况,便走到前面站定。
      众人开始拱手行礼。
      “学生见过教谕。”
      “坐下吧。”
      说着,李教谕坐了下来。
      他拿过一旁的册子翻开看了看,见人数准确,便把册子盖上,没有再理。
      “今日我们便来说说《卧碑》。”
      李教谕是没有带书来的。
      而陆杨在孟良平的提醒下,前两天便去把碑上的内容抄了下来。
      顺便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已经把《卧碑》背了下来。
      这会李教谕说着《卧碑》里的内容,众生员端端正正地坐着,视线始终看向李教谕。
      “......不得议论天下国家利病之事,立志学做忠臣清官,宜留心利国爱民之事,不可......”
      李教谕声音洪亮,陆杨是听得挺清楚的。
      就是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样的情况......
      片刻后,明伦堂安静了下来。
      《卧碑》的内容不多,只有八条,说一会就说完了。
      李教谕看向坐在前面的几个新生员,摸了摸胡子,说:“今日申时前,新生员把本经报给马训导。”
      李教谕说完,倒是干脆利落,全然不顾这些新生员内心的不安和担心,开始讲起了《史记》。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今日我们要讲的,便是十二本纪。”
      “十二本纪里记载的是历代帝王政绩,接下来我便跟你们说说五帝本纪。”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
      陆杨听得认真,若是听到有些难以理解的,便会趁着李教谕解释的时候把这些话抄下来,到时自己再琢磨琢磨,尽量把这个知识点吃透。
      五帝本纪内容很多,李教谕讲得很仔细,估计也是顾及陆杨这些新生员。
      一连讲了一个半时辰,李教谕终于讲完了五帝本纪。
      而刚好,也到了李教谕下课的时候。
      陆杨这一时间也不知道李教谕是算好了下课时间,还是说刚好碰巧。
      顾不得多想,陆杨现在只想去趟茅房。
      李教谕也教了这么多年书了,看着底下某些人坐立不安的模样,宣布讲读完毕,便走了出去。
      陆杨连忙起身,跟在几人后面去了一趟茅房。
      等回来时,孟良平看着陆杨有些不好意思。
      “为方学弟,我忘了提醒你一件事,害得为方学弟这么匆忙......”
      陆杨愣了愣,坐下之后,才问道:“什么事?”
      孟良平轻咳一声,看了看周围之后,才凑到陆杨身旁,小声道:“以后你记得在下面垫些东西,像是破衣什么的,也不至于这么匆匆忙忙的,万一到时学弟你没忍住,那不是在教谕面前出丑了吗?”

第139章 那不是在教谕面前出丑了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