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8章 荣府新气象 杨起回京[1/2页]

执戟战红楼 执笔挥毫绘红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昌隆十三年
      七月初三
      荣国府
      练武场
      “扎好了!下盘功夫是练武的基本功,现在我教你们混元桩功的基本练法,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膝盖微微弯曲,不要超过脚尖。
      身体保持正直,放松肩膀和脖子,头部中正,下巴微收。
      双手慢慢抬起,环抱于胸前,掌心向内,手指相对,间距约半尺,手臂呈半圆形,肘部略微下沉,不要僵硬。
      调整呼吸,呼吸要深沉、均匀、缓慢,不要刻意憋气。
      保持姿势全身放松,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
      眼睛平视前方,保持精神集中,但不要过于紧张。
      不要弯腰驼背或过度挺胸。
      膝盖不要内扣或外撇。第三、身体不要晃来晃去更不能左右倾斜。
      持之以恒地练习混元桩功,可以逐渐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为以后修炼内功打好基础!
      你们三个既然决定练武,那就得认认真真的,不准偷懒,听话,不然的话,我就打你们的屁股!记住没有?”
      贾琏在正中间的台子前来回踱步,告诫着正中间三个正在扎马步的三个孩子。
      “记住了!”三个小家伙有气无力的回道。
      “嘿!你们仨都没吃饭啊!大点声!”
      “记住没有?”
      “记住了!~~”三个小家伙正是十岁的贾琮、八岁的贾环、以及六岁的贾兰,这一次大声的吼出来!
      “很好!继续!”贾琏满意的点点头。
      三个小家伙,贾琮和贾兰显得格外认真,贾环虽然有点偷懒懈怠,也还是坚持下来了。
      贾琏自从被曹正淳收为弟子后,武功境界倒是没有多大的提升,但是,见识上武学理论上倒是进步不少,教导这三个小家伙绰绰有余。
      除了这三个小家伙嚷嚷着要练武,还有迎、探、惜三春都在努力的学习下棋、书法、丹青绘画;只有贾宝玉一人还在摆烂,只知道在房里吃丫鬟的胭脂。
      贾琏看着眼前三个小家伙努力认真的模样,欣慰的笑笑,心里暗道,“如今贾家只剩下我荣府一脉,后代子孙要是再不努力上进,那我贾家还有什么希望什么未来?”
      “还好,这三个小家伙还知道上进!”
      对于贾宝玉,如今贾琏可以说是视若不见,只要他不惹事,保他做一个富贵闲人也就是了。
      ………
      次日
      神京城西郊五里外
      “破虏!破虏!”身后传来喊声,杨起止住云王白虎,紧接着,让云王调头,三步两步的就奔到梅夫人马车外。
      梅夫人掀开马车的帘子,脸上带着几分急切与担忧:“破虏啊,这一路颠簸,歇一歇吧!咱们也受得了,景儿和曦儿可受不了!”
      “是呀!夫君,也走了两个时辰了!歇歇脚吧!”可卿说道。
      “好!”杨起应下后,朗声说,“大家停下,歇息一刻!”
      “是!谢国公!”众人谢道。
      杨起摆摆手,见娘亲梅夫人面色有些苍白,可能是晕车,“娘,您好点了吗?”
      梅夫人轻轻摆了摆手:“不打紧,只是有些头晕罢了。歇一歇就好了!”
      杨起犹豫了一下,说道:“那娘您先歇歇,我去看看刘阁老他们!”
      这时,祖岳太上皇徐太后也让人过来问:“国公爷,太后娘娘问老夫人可有哪儿不舒服?”
      杨起还没有答话,梅夫人就先说道,“请告诉太后娘娘一声,我只是有些头晕,没有大碍,休息一下就可以继续赶路了!”
      那姑姑点点头,转身离去。杨起也跟着一同前往。
      徐太后宽慰道:“这样啊!那就好,这一路辛苦,回去可得让梅夫人好好保重身体!”
      杨起应声道:“太后放心,孩儿定会照顾好母亲。”
      过了一刻后,车队再次出发。
      杨起再次骑上云王白虎,大声喊道:“队伍放慢速度,照顾好马车!”
      刘阁老和刘晨听

第138章 荣府新气象 杨起回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