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27章 一梦华年359[1/2页]

慢穿记事簿 白茶微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当初景帝都没抄家成功的人,燕曦这个时候更是抄不了,毕竟外边还乱着,倒不如点一下他们,然后让他们拿点东西出来。
      就是如此,谢宁也只是点几个人而已,并没有扫射绝大部分官员。
      而且此话一出,不仅那几个官员面有不愉,其他的老大臣亦是,玉相本想站出来反驳,但户部的一个官员先一步拿出了捐粮的数目,还有捐粮后的记名册。
      捐了,当记一功,不捐,也没有惩罚。
      便是捐粮的数目也不多,只占他们本身俸禄的三分之一,且还只是一个月的,反倒是接下来的对富户的要求更高。
      这是要“劫富济贫”啊。
      不过话说的好听,是拿“一些东西”来换,往年财政不足,皇帝都拿度牒来换,现在佛教是势头好不容易压下去,燕曦自然不能起这个头,而是工部管理下的织坊“名额”等特权来换。
      玉相把脚收回去了,如果谢宁和燕曦真的这么不懂事要臣下的家产,他定得把这俩小娃骂醒来。
      大周官员的俸禄本就不高,而一家基本上都是聚族而居,一个月几千的俸禄哪里养的起几十口人的家?
      官员之所以冒法受赃,赊举度日,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盖因为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
      这个俸禄定的极不合理,除了极个别清正廉洁之士以外,其他的官员要他们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谢宁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让官员捐粮其实就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的,纵使其中有不少贪官富的流油,可还是有清贫之官在的。
      那些个富的流油的贪官,自有别的方法让他们掏粮。
      太后见各家捐粮补给的事放到一边,便提了召夏祀回京的事,不说现在石相病重,便是没病重,她也不会用他。
      太后并不赞成新法,更不支持新党。
      燕曦是知道太后站旧派的,如今的玉相就是旧派的领头人之一。
      只不过她不理解为何太后不赞成新法,明明那也是为国为民的政策,只是其中弊端不少,她正想着等战事毕,将新法重修一番继续施行呢。
第827章 一梦华年359[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