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章 门阀的压迫感[1/2页]

万古昏君我为王 苏子与谪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玄可不会如沈括一般把选择权交给士子,直接对着王安石招手道:
      “探花郎,来朕身边!”
      没办法,毕竟这九人里面,除去李清照和被沈括选走的宋应星,就只有王安石对胃口。
      王安石作揖后便来到李玄身后。
      李玄目光看向一身浩然正气的文天祥:“哈哈,你也过来!”
      文天祥没有动,而是开口道:“陛下,草民想自己选择!”
      李玄大感意外,没想到自己被拒绝,便好奇道:“文榜眼,拒绝朕,可要想清楚哦!”
      文天祥直接道:“回陛下,草民想入兵部!”
      “为何?”
      “为我大楚斩韩信!”
      文天祥的声音不大,却也不小,在场的官员都听得清清楚楚,霍去病撇了撇嘴,又是一个毛头小子。
      李玄哈哈大笑,转头回望兵部尚书于谦:“于尚书,还不过来领人?”
      于谦笑着朝文天祥招了招手。
      李玄直接忽视了身为状元的司马光,来到第四名身前,刚要开口,却听韩愈道:“陛下,总不能你吃肉,我们这班老头喝汤吧!”
      李玄笑道:“行,朕得探花郎一人足以!”
      本届进士太多,所以晚间的琼林宴也破例在太庙前举行。
      士子们三五成群,纷纷向朝中大臣敬酒,李玄当然也不能幸免。
      觥筹交错间,丝竹之声飘飘。
      李玄见众宾欢乐,便起身笑着返回福宁宫。
      大楚未来一段时间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即便是李清照,估计也要年底才能彰显出威力来,当务之急,还是给大楚臣民找点事情。
      王安石和李继晷的出现,把李玄心中的那个计划提前了。
      大楚啊,迎接朕的狂风暴雨吧!
      福宁宫内,只有李玄和李继晷两人对坐。
      李玄笑着开口:“老祖,孙儿有一计,不知可行否?”
      李继晷那双纯白的眼眸并没有睁开:“说。”
      李玄整理衣襟,正色道:
      “自古诸侯杀伐,王朝更迭。最苦是百姓。”
      李继晷打断李玄的话,直接道:“说人话!”
      李玄赶忙点头:“其实很简单,孙儿想灭除一切门阀!”
      “门阀掌控者大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资源。他们有无数的土地,无数的金钱。就连朝中大臣,三分之二都有门阀的影子!”
      李继晷轻捋胡须:“我看你是想死的快一点吧!”
      李玄诧异道:“老祖不认同?”
      李继晷道:“并非不认同,而是不可能实现!”
      “这些门阀盘踞一地数十上百年,根深蒂固,其身后势力盘根错节,如何能除尽!”
      李继晷接着道:“大楚十三州,每一州至少有一名门望族盘踞,你要除掉他们,不是逼着他们造反?”
      李继晷说到这愣了一下,李玄笑道:“对呀,孙儿就是要逼他们造反,大楚越乱越好!”
      李继晷还是不看好:“就怕到时候连老夫也保不住你!”
      这下轮到李玄愣住了:“老祖功参造化,不至于吧!”
      李继晷冷哼一声:“你以为我大楚如何建国?”
      “当初我与皇兄不过是一小小的骑军骁将,身后统帅士卒不过五千。就能从乱世之中,打败一个又一个对手,扫灭一支又一支军队,最终建立大楚。你不会以为是我和皇兄天下无敌,凭借自身手段成功吧!”
      “你太天真了!”
      李玄确实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他想的很简单,就是通过蛊惑朝中重臣,开始针对这些门阀,引起他们的不满,让他们起兵造反。反正曹彬死后,李玄手上握着数十万禁军,半点不怕。
      但是这个疯老头竟然对门阀有忌惮之心,李玄心里不免打起了退堂鼓,难道还有什么隐情吗?
      李继晷见李玄陷入沉思,便道:“我大楚立国,我和皇兄发迹,靠的是一个女人!”
      这话在李玄耳中如同惊雷!
      “你可知为何大楚历任皇后都姓长孙?”
      李玄蓦然睁大双眼:“难道?”
      “对了!你小子也不傻!当初皇兄俘获一女子芳心,那女子恰巧是楚州门阀长孙家主的爱女。长孙家族便下了重注在我皇兄身上。”
      “粮草不够,我给;兵打没了,我给;你要啥,我就给啥!慢慢的,我和皇兄面对的对手越来越强大,因为那些对手身后也有门阀的影子。于是长孙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拉来了五个相好的门阀。一起支持皇兄,这才有了大楚!”
      “如今这五个门阀已然傲立于大楚境内,你如何与他们斗?”
      李玄属实无语了,看来还是自己想得太简单。
      李继晷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你的恩师,当朝丞相诸葛亮,治国手段连老夫都要竖起大拇指。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太平兴国九年率军讨伐周国时,大军行至梦州境内,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派遣先锋霍去病去烽火台扣关,而是带着三五随从亲自前往赵氏门阀拜访。”
      李玄狐疑道:“老祖如何知晓其中细节?”
      李继晷道:“老夫当时闲来无事,便跟在军中。不然你以为后来千里烽火台冰封,霍去病和诸葛亮如何率军逃出生天?就是赵氏家族派兵断后,以牺牲一万士卒的代价换来诸葛亮成功返回!”
      李玄听完后沉默了很久,看来是自己太想当然了。对付门阀,就是自取灭亡。李玄暂时还想多活几天。
      唉!李玄叹了一口气,打算彻底放弃这个想法。
      李继晷接下来的话又燃起了李玄的希望。
      “老夫从来不喜门阀士族,区区一门一户,便能在当地只手遮天,甚至左右朝堂走势。真当我李氏无人吗?”
      李玄眼睛亮起来,好奇道:“莫非老祖有方法?”
      李继晷摇头:“没有!”
      李玄:“······”
    &n

第36章 门阀的压迫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