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兵仙韩信[2/2页]

万古昏君我为王 苏子与谪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铁剑;三个时辰后,韩信丢了发冠和盔甲;四个时辰后,韩信目光涣散,披头散发,唇印遍布全身。
      一座京城的狂欢,一个人的至暗时刻!
      李玄确实没有想起韩信,他最近被烦得焦头烂额。
      苏轼主掌礼部的时候科举考三样东西,一考诗赋,二考经义,三考策论。
      经义专考对儒家经典的理解,考题千变万化,故而最难;策论主考治国的方针政策,考生需对症下药,故而次之;诗赋最简单,只需投监考官所好便可。
      李玄当然不会去除某一科目,相反,他要新增两场考试。
      第一场考试由自己亲自出题,亲自主考。第二场考试已经被工部尚书沈括预定,至于沈括要考什么,李玄并不知道。
      不过李玄大概能猜想到,这次科举之后,天下读书人肯定会不满自己。
      这倒符合李玄的心意,这些读书人仇恨自己,自己就能更好的施展计划。
      李玄知道,自己的目标不是倒数第二的隋炀帝杨广,自己要一举冲进前十,甚至排到第五。
      而想要完成这一切,韩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福宁宫内,李玄放下御笔,轻轻揉了揉脑袋,抬头望向宫外:“不知韩信进京没有?”
      躺在将军府的韩信:“我进你****!”
      李玄自语:“应该已经进京了吧!明天上早朝就能见到他了,好期待哦!”
      李玄越想越开心,设计考题时的阴郁一扫而空。
      第二日清晨,崇政殿内的官员坐在各自的椅子上,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气氛突然凝重!
      太监高呼:“宣大将军韩信进殿!”
      坐在龙椅上的李玄看向殿外,文武百官无一人侧目观看。
      韩信头戴紫金冠,身着紫色朝服,右腰佩戴金色锦鲤袋,左腰悬挂一柄劣质铁剑,一步一步来到殿外。
      李玄心道:原来这就是韩信,容貌甚至隐隐威胁到本座,好在还是略差一筹!
      端坐在右侧末席的李淳风嘴角不自觉上扬:陛下,好歹要点脸!
      没人知道,李淳风不仅能算天,算命,还能读心。
      镇守在殿外的侍卫手中大戟交叉,挡住韩信前进的步伐,其中一人冷声喝道:“缴械!”
      韩信面色如常,目光直视李玄。
      李玄高声道:“放肆!韩卿可佩剑上朝!”
      韩信缓步走进大殿,躬身作揖:“臣,韩信,参见陛下!”
      李玄起身走到殿中,伸手托起韩信,笑道:“不必多礼,韩卿为大楚镇守边疆,辛苦了!”
      李玄打算继续说话,不料御史丞魏征起身,朗声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玄可不想夜长梦多,只想速战速决,摆手道:“朕要给韩卿接风洗尘,其余诸事,明日再议!”
      李玄话音刚落,左相张居正起身:“陛下,臣有本奏!”
      李玄刚要摆手拒绝,文官集团除诸葛亮外,全部起身,高呼:“陛下,臣有本奏!”
      李玄笑容凝固,拉下脸来,看向兵部尚书于谦,只要兵部于谦不起身,那么,一切都有商量的余地。
      结果,兵部尚书于谦的座椅空置。
      我尼玛,于谦啊于谦,你这个老六,你当初镇守大明江山的霸气呢?敢情你对大楚没有归属感是吧!
      李玄想死的心都有了,心里把于谦祖宗问候了个遍。
      大明湖畔,正在钓鱼的于谦忽然打了个喷嚏,于谦自语:“着凉了?不应该啊!乐毅扳手腕都输给老夫了!”
      于谦,明朝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于民族危亡时奋起,组织北京保卫战,力挫瓦剌。有《于忠肃集》传世。
      咦!李玄才反应过来,这好像是件好事,只要于谦不弹劾韩信,还是有机会。
      韩信打破僵局,开口道:“陛下处理朝政要紧。”
      李玄无奈,转身走上龙椅。
      “韩卿请坐!”
      韩信望向左侧的武将,大多跟自己有沙场的生死情谊,韩信自然掠过孙武留下的空座椅,看向武将的最末席,正要走过去。
      李玄再次开口,指着孙武留下的位置道:
      “就坐那!”

第9章 兵仙韩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