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去店里一看,果然没有二十口大缸,只有八口,谷雨也不嫌弃,付了钱,让老板送到工坊去,自己赶去下一家店继续买缸。
下一家店的存货充足多了,谷雨把他们店里的大缸全部买走了,多出的两三个就当水缸了,那么多工人要用水呢。
解决了大缸这个问题,谷雨还得去木匠那里定制十台轧浆机,不然榨汁的效率实在太低了。
木匠那儿有用来做样品的一台现成轧浆机,谷雨好说歹说,才让木匠同意先卖给她,然后再定制九台轧浆机,加了不少银子,和木匠说好一个月内全部做完。
谷雨的东西买的差不多了,便赶紧回了工坊,路上遇到一个卖柴火的,想到以后工坊里需要的柴火量很大,便让卖柴火的以后专门给工坊供货,有多少柴火就送多少,多了无妨,少了可不行。
孙彩屏的动作也快,这么一会儿就已经回来了,还带着成衣坊的伙计和杂货铺的伙计,把买来的东西全部送回来了。
谷雨把银子付清,接着就和孙彩屏一起把生活用品和衣服分给工人们,工人们没想到自己还能有新衣服穿,忙不迭的跪下以示感谢。
“没事别跪来跪去的,你们只要好好在这里做事,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了。”
这时候,大缸和轧浆机都送到了,谷雨把工人全赶去烧水洗澡,洗的干干净净才能做糖,不然还怕他们身上的灰掉进糖浆里呢。
工人们纷纷去找炉灶烧水,把自己收拾干净了才又来到谷雨面前,谷雨看着干净一新的工人们这才算满意了。
孙彩屏也是有新衣裳的,谷雨也让她去换了新的衣裳,趁机把空间里几乎所有的甘蔗全部转移到了一间空房间里,堆得满满当当。
接下来,谷雨便一步一步的教会了工人们如何制糖,其实制糖法很简单,教一遍工人们也就会了,立马就能上手了。
谷雨让他们分工合作,需要有人去多挖一些黄泥回来,榨汁、熬糖、最后制糖都需要一步步的有人来做,不过究竟谁负责做哪一步,谷雨就不管了,她只要得到最后的结果就行。
这些工人执行能力都很强,不一会儿就分好了活,热火朝天的干起活来。
孙彩屏也加入了干活的队伍,正撸着袖子熬糖呢,谷雨看看似乎没她的事了,便和孙彩屏说了一声,先行离开了。
谷雨回去以后也没闲着,进了空间把一大块地都种上了甘蔗,空间里的流速已经被谷雨调到了最慢,甘蔗的产出完全能供得上工坊的使用。
又过了一日,孩子们上学的日子到了,谷雨特意把顾明海也叫上,一起送孩子去上学,这是孩子在京城第一次上学堂,做家长的怎么能不送一送呢?
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去了书院,谷雨看见别的学生都带着一个小书童,这才想起来没给孩子们配书童,当下便和顾明海商量,等会就去牙行买三个小少年来给孩子们做书童。
三个孩子上了学,谷雨和顾明海也掉头去了牙行,虽然还是谷雨买人的那间牙行,但谷雨
第73章 双生子书童似乎也不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