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惜孔希荀的书信还未到金陵,奉天殿上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场对于孔子辩驳。
      陆渊请去孔子的王号。
      唐玄宗时,孔子进爵为“文宣王”。宋真宗时,孔子变成“至圣文宣王”,所谓“至圣”,即为圣人之最的意思。元武宗时,孔子又变成“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封号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陆渊在奉天殿上侃侃而谈。
      陆渊道:“《议孔子祀典第二》:“孔子作《春秋》,首书春王正月,所以尊周王也。”
      “凡列诸侯有僭称王号者,必特书诛削之。故孟轲氏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观此,可以知孔子之心也。自夫唐玄宗加孔子以王号,至元武宗又加以大成之号,国朝因之,未之厘正。”
      “孔子一生痛恨乱臣贼子,重视秩序、反对僭越。后人给孔子加王号,岂不是让受此诬僭不韪之名。”
      “故此,臣请去孔子王号。”
      礼部侍郎邵质出班道:“唐玄宗制曰:‘弘我王化,在乎儒术。孰能发挥此道,启迪含灵,则生人已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经天纬地曰文,圣善周闻曰宣,夫子既称先圣,可追谥为文宣王。”
      “此王非王侯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故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故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既然此王非彼王,那么历代帝王封孔子王号便实至名归,如何能说僭越呢!”
      其他文官也纷纷上奏,从各种论调反驳陆渊,将他批得体无完肤。
      双方争论不休,直到早朝结束也没有分出胜负。
      等到李善长回到府邸,这才收到曲阜的来信。
      但李善长根本没法组织人手弹劾解纶,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住孔子的王号,保住孔子至高无上的地位。
      若是李善长强制让那些言官弹劾解纶,反而会激起不满情绪。
      连续两日,朝廷都是对于陆渊各种攻讦。
      直到第三日朝会,陆渊再次奏疏。
      陆渊道:“三尺童子皆知所尊者,尊孔子以师也,非以王也。”
      “因此,孔子思想具有教化意义,其真实身份应该是至圣先师,而不是什么王者封号。”
      “夫曰先圣先师,皇上幸太学拜之可也,若曰王,则岂有天子而可以拜王者哉。”
      “请陛下去孔子号,封至圣先师。”
      陆渊的反击极为凌厉,如果孔子是老师,那么帝王可以祭拜老师。
      若是孔子是王,那么帝王如何祭拜孔子?
      这话一出,诸多反对者直接就哑火了。
      礼部侍郎邵质等着一双红眼,却是说不出话来。
      便在此时,翰林侍书吴沉也站了出来:“孔子封王为非礼,请陛下陛下去孔子号,封至圣先师。”
      吴沉可并非心学门人,老先生年近七十了,是元朝国子博士师道的儿子。
      朱元璋攻下婺州,征召吴沉及同郡的十多位儒生,每天命二人进讲经史。
      历史上,吴沉同样上疏言“孔子封王为非礼”。
      后来嘉靖朝,张璁上疏削孔子王号,实自吴沉发之也。
    

第562章 削王号[1/2页]